財經365訊 “最近市場傳言我們減倉,但實際上權益倉位沒有大變。據行業內部交流,主流保險機構目前的倉位都比較穩定。”對于近期保險資金大幅減倉的傳聞,一家大型保險機構投資經理如是回應。
但他坦言,基于對“市場將維持震蕩向好格局”的判斷,公司內部確實進行了調倉布局,主要是對部分漲幅較大的個股進行了變現,低吸了前期調整到位的個股。“經濟數據并未全面走弱,整體韌性仍較強,尤其是企業盈利有望保持較好水平。短期來看,宏觀流動性有所趨緊但風險可控,股票市場微觀流動性改善,風險偏好出現積極修復跡象,市場將維持震蕩向好格局。”
在此預判下,幾乎所有受訪的保險機構投資經理都表示,最近一段時間,最主要的投資策略就是繼續積極挖掘結構性機會(包括港股市場機會),三季度整體主題投資機會比較多。
梳理上述投資經理的觀點,可以發現目前保險機構主要有三大關注。關注一:隨著混改進入加快推動階段,看好兼具“國企改革+炒地圖”概念的題材股。關注二:考慮到金融行業兼具向上彈性和一定防御型,今年整體上會超配金融股,尤其是在金融股調整時,會出現買入良機。關注三:隨著供給側改革及環保限產的推進,企業利潤結構分化為資本市場帶來重要投資機會,國企利潤增速有望持續大幅增長,上游行業優勢仍較大。
“雖然目前基本面及市場環境并不支持股市出現趨勢性行情,但總體而言,我們認為,今年股市機會比債市多。”這是所有受訪保險機構的一致觀點。
它們的理由是,今年宏觀經濟韌性較強,企業盈利修復,疊加流動性穩定,政策鼓勵“脫虛向實”,多重因素對股票市場形成支撐,尤其是在供給逐步出清、行業集中度提升的情況下,龍頭企業的競爭力凸顯,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而債券經過前期的快速調整,收益率維持在近幾年較高的水平,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但考慮到金融去杠桿持續推進,債券市場依然承壓,交易獲利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