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9月6日,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2017年8月30日至9月5日)發布,報收于580元/噸,環比上漲1元/噸。價格指數經過連續三期下跌后,首次反彈。
秦皇島煤炭網分析師齊波分析認為,北方港口場存回升乏力、電廠存在補庫需求、沿海煤炭航運價格連續三期上漲等均是促使環渤海地區煤炭價格在短暫下跌后,再次呈現上行態勢的主要原因。
受產地安檢力度升級、汽運煤停運及優質產能釋放進程緩慢影響,貨源向下傳導效果低于預期。近期環渤海港口(秦、唐、滄)場存一直保持在1500多萬噸,并未得到有效補充。
隨著夏季高溫的逐步消退,電廠日耗滑落至70萬噸以下水平,存煤可用天數也逐步回升至16天以上,但按照《關于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庫存和最高庫存制度的指導意見(試行)》(征求意見稿)中關于鐵水聯運的燃煤電廠20天存煤天數的要求,以及對后續煤炭價格走勢的擔憂,電廠仍存在繼續補庫的需求,對高位煤價形成支撐。
近期船舶北上拉運積極,秦皇島港錨地船舶在9月5日創下年內高點,達到88艘。隨著到港船舶的增多,船舶運力出現緊張。秦皇島煤炭網監測數據顯示,國內海上運價已連續三期上漲,漲幅達到8%,下游搶運心理推升當前煤炭價格。
從后續市場來看,有消息稱,廣州港本年度接卸的進口煤指標預計在9月底用完,年底前不再接卸進口煤。若該消息屬實,進口渠道受阻將導致冬儲過程中進口煤對內貿煤炭的補充力度有限,內貿煤炭供給后續或將持續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