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截至9月9日披露信息顯示,上周(9月4日至9月8日)兩市共計有113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在行業分布上,工業機械、電子設備和儀器、電子元件、半導體產品等行業成為機構調研青睞的對象。
上周機構的調研對象中,中小創等成長個股的占比突出。統計數據顯示,上周機構調研的個股中,中小創板塊個股占比高達84.96%,機構密集調研挖掘成長型機會。
事實上,挖掘“小而美”的機會成為近期機構調研的重要特點。資料顯示,9月以來,機構調研的對象中,總市值不足百億元的公司占到一半以上,但是這一類小市值個股,多數具有較強的業績支撐,其中超過80%的公司半年報凈利潤同比增長,且觀察公司公告發現,其中有數十家公司三季報業績預喜,更有多家公司預計2017年三季報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翻番。
有公募機構人士分析認為,2017年已經進入后半程,從年中開始,上半年備受矚目的“二八行情”逐漸分化,部分白馬藍籌股滯漲,而一批優質的中小市值公司出現結構性反彈,盡管目前未形成持續的行情,但說明已有投資者脫離藍籌股抱團取暖的陣營,開始尋找“漂亮50”以外的投資機會。依據近期機構調研的重點來看,尋找中小市值公司的投資機會已經成為行業的一大重點任務,不過機構在挑選成長機會的時候,業績仍是核心的準繩,這表明機構仍在機會與風險中尋找審慎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