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出現的海歸潮,與金融危機爆發后的海歸潮有著很大的不同。那次海歸潮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歐美國家經濟陷入了困境,特別是美國,包括華爾街、硅谷等在內的很多讓全球學子仰望的創業創新區,也因為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導致很多人失業、很多人失去了崗位。而那時的中國經濟,仍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仍釋放著巨大活力,特別是金融業和光伏等新興產業,處在了快速發展的風口。因此,吸引了大批海歸人才。從這個角度分析,前一輪海歸潮,存在一些特殊因素也有一些特殊條件。
也正因為如此,當沒有新的特殊因素出現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掀起海歸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內創新創業環境的改善和用人條件的變化,就是海歸人員看到了創新創業成功的希望。特別是優秀的海歸人才,能夠放下國外比較優厚的條件,投入到歸國創新創業的隊伍中來,一定是聞到了創新創業成功的氣息,感受到了可以大展宏圖的希望。
事實上也是,從國家、地方對留學回國人員的具體做法來看,也確實進入到了一個新的平臺。特別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都把招引人才從國內轉向了國外,從吸引國內優秀大學畢業生到招募海外留學人員、尤其是已經取得一定創業成就的人員。因為,這類人員手中都有現成的項目、現成的創業載體,有了一定的創新創業經驗。所以,地方政府給這類人員的招引條件也是相當優厚的,是讓海歸們十分動心的??梢哉f,未來若干年內,海歸都有可能是地方招引人才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所給出的優厚條件和優惠政策也會水漲船高,成為地方繼招商引資以后又一輪“政策博弈”和“條件競爭”。
需要注意的是,加大招引人才、特別是海外人才只是一個方面,如何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實際,招引適合地方經濟發展要求的人才,把人才的作用發揮好,則是更為重要的方面。如果一手招引人才,一手不合理使用人才,不僅會造成人才的嚴重浪費,而且會對地方的引智環境產生很大影響。因為,人才不像資金,資金投下去了,要轉移難度很大。人才一旦在某個地方得不到有效使用,隨時都有可能流動到其它地方去。更重要的,一旦這樣的現象多了,會直接影響地方的用人環境,造成今后在引進人才方面出現很大的障礙。
而從一些地方招引人才的做法來看,似乎并沒有真正認識到人才的重要,也沒有把如何使用人才放到重要位置。更多情況下,是在跟風、走形式,招引人才轟轟烈烈,使用人才卻冷冷清清,甚至出現了人才招來以后不知道怎么使用,不知道放到什么位置使用、更不知道如何發揮人才作用的現象。
同時需要防范的一種現象是,在重視了海歸人才的招引后,決不能忽視對本土人才、本地人才、海內人才的合理使用。海歸確實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如開拓創新精神、創業創新意識、創新創業能力等,但是,國內大學培養的學生,也有自己的優勢,如專業基礎知識扎實、鉆研技術的精神足、學習新東西的動力強等,如果有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同樣能夠取得不錯的成就。(原標題:不能重海歸人才輕本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