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名家 / 共贏 / 將軍 / 北斗 / 花生 / 裕宸 / 榮澤 / 江湖 > 千家上市公司賣房高位套現 地產利潤見頂

千家上市公司賣房高位套現 地產利潤見頂

2017-09-15 13:37?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王荔玨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訊  日前,上市公司萊茵體育公告稱,以2億元出售位于杭州、南通的54處房產,這是上市公司賣房的最新案例。但其實,自今年上半年樓市遭遇“史上最嚴”調控后,上市公司的賣房潮早已此起彼伏。

  上市公司紛紛高位拋售房產

  來自Wind數據顯示,1494家上市公司在半年報中披露的投資性房地產數據顯示,有1163家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環比一季報減少,17家公司對房地產的投資進行了“清零”,13家公司減少超過1億元投資,3家公司減少超過10億元。換言之,所披露的投資性房產情況的上市公司中,77.8%的公司今年上半年都在賣房子。

  業界認為,上市公司紛紛套現離場,顯然就是為了避免高位套牢。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上市公司參與房地產買賣達到高潮。在2016年第三季度,A股不到3000家上市公司中,就有1321家公司參與房地產買賣,投資房產資金高達6254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5.5%。據悉,去年有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半年利潤還不如房地產買賣的收益。很多公司更是因買賣房屋而賺得盆滿缽滿。如今,上市公司扎堆拋售投資性房產,顯而易見的原因就是,政府接連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讓房地產的升值空間有所受限。上市公司顯然也怕高位套牢,因此,擇機拋售套現也在意料之中了。

  知名房產商也在賣賣賣

  事實上,不光是上市公司,就連房地產商拋售房產的消息也接連有之。6月26日,SOHO中國披露公告宣布以35.73億元整售上海虹口SOHO,一周后又宣布啟動光華路SOHO二期、凌空SOHO兩個項目的整售。近三年來,潘石屹通過出售旗下地產項目套現超過200億元。港商黃俊康一次性賣出內地8個房產項目,15個月套現177億元。王健林則以“白菜價”打包賣掉集團旗下13個文旅項目和76個酒店項目。

  日前,香港媒體報道稱,李嘉誠最近又在賣賣賣了,分別由李嘉誠旗下長實地產及電能實業持有的山頂道兩幅宅地,以20億港元公司股權轉讓易手。

  業界指出,無論是潘石屹屢次拋售物業、王健林的文旅項目和酒店賣白菜價,抑或李嘉誠轉讓香港的宅地,其實都是一種擔心市場見頂而采取的自保手段。潘石屹就已明確表示,房地產行業“拿地——開發——銷售”的這種商業模式到2017年基本就已經結束了,土地的價格高,地產企業利潤率很低,“天花板”已經在來的路上,甚至已經來了,房子的價格必須回落。

  政府提出的“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已經開始注定未來的房地產將回歸居住屬性的邏輯,那么過度投資投機將不會成為未來市場的主題,也就意味著未來房地產行業將迎來一個全新的周期,從重市場到重民生,在穩定市場大局下,炒房者已經難有生存空間和炒作余地。

  業界認為,在新觀念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租房,盡管這是一種被動的無奈的選擇,但是無疑也是最實在的居住方式之一。

  50個典型城市成交都在跌

  從市場成交量看,作為樓市風向標的北京,在嚴厲調控之下,作為成交量主力的二手樓市已出現大幅降溫之勢。中原地產數據顯示,7月份,北京累計二手房住宅簽約合計7158套,環比跌幅達到了20%,是近37個月來的最低值。我愛我家數據顯示,8月份,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網簽7712套,環比上月增加7.7%,整體規?;境制?,但較2016年同期下滑70%。鏈家數據顯示,8月北京二手房成交均價環比下跌2%,與7月相比跌幅擴大1.7個百分點;掛牌均價環比下跌0.58%,且該指標已連續4個月下跌。即使是在大甩賣情況下,成交量也很少,有門店甚至創下3個月零成交紀錄。

  從全國看,易居研究院日前發布的《8月住宅成交報告》顯示, 8月份,易居研究院方面監測的5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207萬平方米,環比減少1%,同比減少26%。易居研究院研究人士表示,從數據來看,連續多月的環比和同比下跌,說明樓市在逐漸降溫,這得益于各地“因城施策”的調控政策,隨著政策效應的繼續釋放,樓市將進一步回歸理性。

  行業并購將成為趨勢

  業界指出,樓市銷售低迷,使得部分上市公司面臨較大的資金周轉壓力,甚至不得不以拋售手中現貨為代價來換取現金。目前市場的怪象是,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在拋售房產,另一方面,又有不少開發企業仍在瘋狂拿地、兼并以備足“面粉”。

  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22032.6億元,同比增長達34%。這一數據,足以表明開發商們依然看好前景。不過,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從上半年的上市房企銷售報表不難發現,行業的集中度已越來越高,超千億的房企越來越多,而中小房企卻面臨著生存挑戰,尤其是融資渠道收緊,很多中小房企已經沒有來錢的門路,大房企不同,可以采取兼并手段。

  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可能看到更多的行業并購的消息,而且這種“大魚吃小魚”的做法也會越來越普遍。不過,有業內人士就表示,即便如此,也不意味著房價就會大跌。因為通常而言,被兼并的房企寧可尋找其他開發商或者金融機構,進行資產處置,也不會輕易就便宜地把旗下物業賣給購房人。當前國家釋放的信號也顯示,未來房地產市場是要以“穩”為主,穩定的、持續的調控,加建立長效機制,這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原標題:上市公司賣賣賣,你還要買買買?)

標簽地產利潤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