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票跟普通發票一樣,采用稅務局統一發放的形式給商家使用,發票號碼采用全國統一編碼,采用統一防偽技術,分配給商家,在電子發票上附有電子稅局的簽名機制。
京東集團副總裁,分管資金、稅務、商事、財資商事創新事業部的蔡磊看到這些消息后,激動不已。
蔡磊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連續兩個月,總理兩次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力推電子發票,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呼吁推廣電子發票始于2012年,蔡磊認為推動電子發票對于財稅改革、財稅管理領域來說是重大創新。
幾年來,蔡磊見證了2013年6月27日的第一張電子發票的誕生,也經歷了推廣電子發票的種種不易。
經濟觀察報了解到,電子發票主管部門正在進一步完善電子發票制度建設,研究制定電子發票相關技術標準。
誕生
六年前,蔡磊所在的京東集團提出推動電子發票的想法,2013年5月,蔡磊負責的電子發票虛擬項目小組成立,重點要做的就是電子發票項目技術與系統的開發。
2014年11月3日,國務院李克強總理舉行經濟座談會,京東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參加了這次座談會。劉強東在座談會上呼吁大力推廣電子發票,促進社會誠信體系的完善,以及行業更加公平規范競爭。就在總理座談會后不久,電子發票獲得了國務院正式的推廣確認。
隨后,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推行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開具的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有關問題的公告》,決定自2015年12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推行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2017年3月21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推行工作的指導意見》,規范電子發票服務平臺建設,重點在電商、電信、金融、快遞、公用事業等有特殊需求的納稅人中推行使用電子發票。
電子發票的產生與應用,扭轉近幾十年財稅管理理念,對企業來說顯著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便利了企業經營活動,使得政府監管更加有效透明,極大推動了政府部門信息化管理。簡單說就是,企業經營的困難在于信息不對稱,而每張發票可以提供企業所需要的數據,例如企業從哪采購原材料,價格多少,產品銷售到何處,這些信息都可以通過電子發票進行追蹤。
然而,電子發票的推開遇到的問題也不少,蔡磊將推進情況總結為四個字:既快又慢。“快”是因為電子發票作為重要財稅創新成果,其可謂是顛覆性的創新,在國家各方面政策支持下推動很快,遠遠高于其他一些創新事物的發展速度;“慢”則是從企業角度來看或者與互聯網時代發展速度相比較,一個公司從創業到銷售額達百億元,也許只用三年,如滴滴、摩拜共享單車,在互聯網時代下一切皆是高速高效的,電子發票的推進則相對慢了一些。
蔡磊還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快”更體現在電子發票的推進工作上,但相對應社會的需要還很慢,比如目前很多中小企業還未能上線電子發票,申請、審批及領取上線稅控設備需要較多程序,得不到高效、便捷服務,電子發票系統供應商少,企業若上線其成本高,感覺費勁。電子發票作為以方便、快捷特性幫助企業節約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利于全社會的工具,然而要讓全社會都享受到這種福利,發票本身需具有服務的特征兼具監管的功能。現實中還有一個情況就是,部分企業不上電子發票是擔心稅務機關掌握其銷售數據,逃避稅收監管。(原標題:總理兩提電子發票為什么 報銷難管理難是推廣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