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據經濟參考報19日消息,今年前7個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9%,增速比1至6月回落0.3個百分點,但基本維持在今年以來的波幅之內,擺脫了2016年以來的持續下滑。不過,民間投資增速仍然持續落后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有專家表示,當前正處于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階段,造成民間投資低位運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融資難、融資貴等長期存在的老矛盾,也有政策協調性不夠影響投資等新問題;既有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等外部原因,也有民營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等自身原因。
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馬建堂日前表示,民間投資增速回落與諸多方面有關,首先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增速換擋,投資自然也要增速換擋。而由于某些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所以對于相對新增產能的需求不太旺盛。同時,整個營商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
國家行政學院近期也開展了促進民間投資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第三方評估,評估結果顯示,目前民間投資仍面臨瓶頸制約。包括民營企業在進入電力、軍工等領域時要求具備較高的業績經歷和資質許可,在教育、醫療領域仍存在制度障礙。同時,土地成本、人工成本持續上漲,融資難、融資貴仍有待著力解決。各種評估、評價、檢驗、檢疫、檢測等名目繁多,收費偏高。此外,還包括一些政策落實不到位,地方層面缺乏實施細則和操作辦法等。
發改委表示,下半年將加快各項促投資政策的落實到位,以及重大項目的建設,進一步落實促進民間投資各項政策,出臺細化政策措施,改善企業營商環境,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同時,繼續大力創新推廣PPP模式,推動地方利用多種PPP操作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加快完善價格收費標準政策,在相關領域建立合理投資回報機制,吸引民間投資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