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19日,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清華大學、新華網共同主辦的中國煤電清潔發展與環境影響發布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劉炳江司長表示,煤電行業已成為我國工業行業中達標排放率最高的行業,酸雨國土面積下降了70%,對大氣污染減排作出了重大貢獻。
“十一五”以來脫硫脫硝技術率先在電力行業取得突破和推廣應用,自主研發開發了世界上最早水平的達到燃氣機組水平的脫硫技術已經走到了國外。2015年環保部、發改委、能源局印發《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不僅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而且將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潔高效煤電體系。
非電行業是目前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目前國家將加快推進工業爐窯燃煤鍋爐和散煤等污染的治理。近期十部委和六個省政府聯合印發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目前在“2+26”個城市用的是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倒逼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調整的試驗區,到下個月底,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的通道“2+26”個城市完成以電替代煤300萬戶以上,納入到2017年淘汰清單的4.4萬臺燃煤小鍋爐全部清零,基本完成供電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整治工作,2017年采暖季完成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
中電聯黨組成員、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表示,中電聯組織編寫了《中國煤電清潔發展報告》,首次系統闡述了中國煤電發展的現狀以及在能源體系和電力中的作用,全面梳理了煤電治理污染、提高效率、降低資源消耗、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推進清潔發展的措施和行動,系統展示了煤電清潔發展的成效、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中國電力轉型和煤電清潔發展的趨勢作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