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是航空,我們起了一個簡單的名字,也叫供給側改革,利于大家理解。什么叫供給側改革?大家可以看到兩張圖,這是我們交運組同事做的:過去兩年,航空公司最大的問題是客坐率在上升,但是客公里的收益一直在下滑,導致業績不怎么好。但是大家要注意到一個變化,上個月根據民航局的最新的指引,更注重準點率。這其實是中國未來所有傳統行業的一個大趨勢,注重質量,不要無限地擴張。
所以未來整個航空航線的擴張會下降5%左右。大家看一下客流量擴張是15%左右,也就是說明年整個航空業會迎來一波提價,提價對應的業績彈性也是非常高的。按照我們的測算,1%的提價對應航空業績增加是10%。
最后補充一下,我們在傳統行業上仍然非常看好金融板塊整體的發展。我們把中國的銀行和海外的銀行做了一個對比。紅色代表中國的銀行,藍色代表海外的銀行。基本上,中國銀行在相同ROE水平,比國外的同行表現要好一些。
總結
第一,未來三年,A股和港股的融合即我們看到離岸市場的在岸化,將是香港市場的最重要的結構性變化。
第二,我們對于明年的宏觀判斷,我們認為GDP增速很重要,但可能不是最主要的市場變量,最有意思的宏觀關注變量在于通脹和政府去杠桿。我們時刻要記住的就是去杠桿才是政策目標,而非緊縮本身。所以我們判斷,溫和的通脹是有益于市場的。在傳統行業,我們選了幾類像航運、油氣、火電、金融板塊作為我們的配置重點。在新經濟領域,我們看好5G、云計算、新能源等主要方向。更多詳情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