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從去年延續今年的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大潮后,不該漲的、該漲的城市都實現了房價新平臺的構筑。
在外圍一片刺激的歡騰下,二線城市則上演著因限價而搶房的鬧劇,先是南京、后是成都、重慶,現在矗在風頭浪尖的是杭州。
調控最狠的一線城市,是今年全國樓市的楷模,成交有序、房價低位、輿論平穩。北京的經驗真值得各大中小城市好好學習,盡快建立長效機制才是根本之道。
但是,最狠的不如更狠的,因為北京,環京承受著巨大壓力,樓市不僅經歷了深幅調整,而且尚未見到政策松動的任何跡象,傳言中的年中節點沒有帶來,黎明前的黑夜靜悄悄。
那么,環京樓市就這樣一直下去了嗎?『地產營銷人』認為,不會,也不可能。
其實距離最差的時候,環京樓市已經開始慢慢走出低谷。經過調研探訪,絕大部分環京區域的新房已經守住了價格底線,而二手房則在局部地區甚至有了每平米一兩千元的小漲幅,這說明環京這一輪的調整基本到位了,沒有更深的下探空間。
不過,問題在于,當三四線城市都漲起來后,與環京房價的比值不是拉大了,而是縮小了,這種現象是否合理?
環京距離北京如此之近,甚至還包含雄安、新機場、副中心、冬奧等重大利好,而且隨著交通、生活等配套的完善,其確實擁有自住價值。當下的房價似乎已經不再是討論泡沫的時候,而是應該問問是不是又低估了?
不是超漲,就是超跌,環京樓市的命運多舛,一切還都是因為政策。
政策是不能預測的,但『地產營銷人』還是那個觀點:政策是人為的,可緊可松,一切皆有可能。也許現在正是拿時間換空間的過程,等時機成熟,等條件具備,環京會迎來春天的。
等待美麗的春天,我們不能浪費“子彈”。
把錢仍在海南的,已經拿不回了;炒丹東房子的,現在也賣不出去了;專心投注股市的,股價在教訓你。所以,靜下心來,保護好你的存款,做好環京入市的準備,也許是另一種先見之明。
怎么準備?還是有點技巧,下面簡單聊聊這個話題。
哪些利好在實質性兌現?
作為買房人,識別利好是一種能力。
有的利好是千年的,有的利好是一瞬間的,而有的利好是眼看就馬上能兌現的。而且這種兌現不是節點的歡愉,而是持久的價值累加,隨時間而不斷放大的利好。
就像首都新機場給環京帶來的機會。
首都新機場念叨好幾年,總覺得是個遙遠的概念,但現在看看施工進度,確實已經很近了,明年真的就要投入使用了。
來幾張第一時間從“前線”傳來的照片,各位感受一下,是不是很震撼。
首都新機場一旦投入使用,就可以聯想一下對周邊的帶動,不止大興、豐臺,還有固安。
很多人認為,首都新機場只是在產業上可以增厚周邊的價值,其實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僅從生活上,新機場附帶的配套就足以改變周邊的所有。
新機場使用后,它的交通連線可以在1小時內到達天津、唐山、保定;2小時內到石家莊、秦皇島、濟南;3小時內更可通達太原、鄭州、沈陽,與周邊主要城市的連接是前所未有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