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屬于退市吉恩與退市昆機的最后一個交易日。按照流程,完成退市整理交易期的上市公司,將會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后5個交易日內完成摘牌,并最終結束A股市場的交易活動。
曾經在今年5月下旬,上交所與深交所在一周時間內對三家上市公司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而時至目前,被遭到終止上市決定的上市公司,也將會陸續步入終止上市的過程,而這也將會是今年以來A股市場加快退市的真實寫照。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本來已經注定終止上市的上市公司,本身具有巨大的投資風險,但在退市前一刻,風險巨大的退市股卻受到資金的熱捧。實際上,縱觀以往的退市股表現,也常表現出退市前一刻股票價格明顯異動的一面,而對于這一現象,確實容易引起市場的深思。
從這一次的情況分析,無論是退市吉恩,還是退市昆機,在即將結束退市整理期之際,其股票價格卻存在著明顯異動的表現。
以退市吉恩為例,自今年6月25日低點1.02元回升以來,股票價格累計最大漲幅達到60%,而對于如此亮眼的市場表現,還是建立在近期股票市場持續惡化的背景環境之上,而從近期退市吉恩的成交量能變化情況來看,資金交易活躍度確實非常高,這完全不像即將退市的股票表現。
再以退市昆機為例,自今年6月22日股票價格創出1.18元低價之后,股票價格呈現出持續回暖的跡象。在實際情況下,雖然退市昆機的市場表現比不上退市吉恩,但同樣錄得了20%以上的累計最大漲幅水平,且股票平均成交量能有持續活躍的趨勢,而從近期市場的資金異動情況來看,退市股無疑成為了近期極度疲軟市場環境下的一個難得的賺錢機會。
退市股為何頻繁受到資金熱捧,這確實有著不少影響因素。但,歸根到底,還是離不開這幾個因素的影響作用。
其中,極度疲軟的市場環境下,資金缺乏賺錢效應,而面對股票價格僅有1元左右的上市公司股票,卻或多或少引發抄底資金的關注,而對于退市股而言,低價是一個看點,超跌是一個優勢,而對于市場中無處可逃的資金而言,反而更愿意到超低價、超跌股之中淘金。
再者,退市股雖然在A股市場中摘牌終止交易,但并不等同于企業倒閉。實際情況下,退市股完成摘牌交易之后,仍然可以到三板市場掛牌交易,但與A股市場相比,三板市場的交易活躍度極低、且對于部分質地較差的企業,可能一周僅有一次左右的交易機會,流動性大大降低。不過,即使如此,三板市場中的企業掛牌價格,也并非極度低廉,而對于退市前一刻的股票價格,實際上再到三板市場中掛牌交易,其價格也不會過低。
此外,則可能與博弈退市股重新上市的預期有關。在實際情況下,雖然時下退市股重新上市的門檻要求很高,但仍然為部分質地好轉的退市企業留有重新上市的空間。
其實,就在近期,已有兩家退市企業申請重新上市,分別是創智科技以及長航油運,且長航油運的申請重新上市已經獲得了受理。接下來,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在于政策環境是否為退市企業打開通道,政策條件是否允許退市企業的重新上市。換言之,假如退市企業得以成功恢復上市,那么可能將會引發一批符合條件或臨近符合條件的退市企業申請重新上市,而這對于已退市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機會。
雖然說資金具有強烈逐利性,但對于部分大資金、游資機構而言,也并非做著沒有把握的交易,而在退市股頻繁異動的背后,實際上可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炒作預期,乃至重新上市的預期。不過,對于退市股的博弈游戲,仍然屬于大資金大機構玩得起的游戲,而對于普通散戶而言,除非有足夠的耐心以及充分的把握,否則參與退市股的交易,還是具有不少的投資不確定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