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一周多,A股探底回升,表現較好,市場前期悲觀情緒得到顯著扭轉。我國國慶長假期間,國際市場表現不佳,這對A股造成一定壓力。
在美股方面,因美加墨達成新版自貿協定,美元大漲,美國10年期公債收益率創3.18%這一2011年7月以來最高點。這也波及部分新興市場,部分外債較多、國際收支存在問題國家的貨幣出現貶值。此外,我國港股周二開盤后呈明顯下跌態勢,歐股及全球其余地區股市表現平平。
就股市來說,假日期間有大盤股中國人保IPO核發消息,這或給市場帶來些壓力。不過,我國央行于10月7日宣布降準,且力度頗大,應會起到對沖作用。
總體來說,個人認為,投資者對降準消息最好采取觀望態度,如想介入也應逢回調再說,而不能見利好就去追漲。就具體個股或板塊來說,地產類等高負債品種受利好影響會相對明顯些。
近期市場表現不錯,但潛在壓力也有,外部壓力主要是美債收益率上漲,內部主要是部分經濟指標增速放緩。不過我們也不能忽視市場利好的一面,當前的利好主要是我國的減稅等改革措施較多,外資積極流入。9月底銀保監會正式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這有望引導部分原先游離于證券市場之外的理財資金進入股市。
就A股歷史走勢看,投資者似乎也沒必要對近期行情過度憂慮,因以往多數年份,除非正處于單邊行情中,A股通常在春秋兩季分別會有一波上升行情。
就個股表現看,績差股、非權重股等其實已滯跌許久了,大白馬也輪番大幅補跌過了。因此,市場暫時可能已無殺跌動能。對于那些大白馬,空頭們也無法指望其過度下跌,因隨間推移,這些個股的市盈率會隨業績增長而下降。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