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加霜的是,A股即將迎來股票解禁高峰期。根據萬得數據,2018年12月A股解禁股數達到562億元,為全年最高峰。在2014、2015年間,A股掀起過上市公司參與股權質押的熱潮,當時不是債務重壓,有很大一部分是鉆規則漏洞,比如股權質押強制平倉,實現被動減持,變相繞過減持規定限制。
有退位讓賢的,有失意避嫌的,肯定也有失聯跑路的,不是所有董事長都那么瀟灑,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九有股份的董事長韓越,離職的原因是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刑事拘留。*ST眾和的董事長許建成,涉嫌合同詐騙被逮捕。華北制藥董事長郭周克則是嚴重違紀。
董事長離開之后,企業苦苦求生,對于“有錢的”,則是撿漏良機。深圳已經安排百億資金支援上市公司,專門成立工作小組,解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票質押風險。共度時艱的資金已經到位,政府出資部分高達百億,首批獲得支援的企業超過20家。
其余各地政府,也在積極接盤民營上市公司,成為A股一大特色。福建省國資委以溢價22%的大手筆,收購合力泰,預計32億。9月以來,國資出手頻率明顯提升,已有18家公司披露大股東向國資轉讓股權的意向。
10月11日,寶馬集團宣布以36億歐元收購華晨寶馬 25% 股份。交易將在 2022 年完成,之后寶馬將持有 75% 股份,完全控股與華晨的合資公司。這打破了24年前汽車行業的規定,即外資不能在中國成立獨資車企,只能以合資公司身份進入中國,中方持股不低于50%,董事長必須由中方指派。華晨中國股價應聲暴跌28%,因為華晨從合資公司獲得的利潤將減少一半。2018上半年,華晨寶馬為其貢獻36.7億凈利潤。大部分合資企業的境遇都類似,華晨離開寶馬后,自身利潤和市場根本支撐不了股價,也沒有新業務帶來同等級別的利潤。與寶馬合資經營15年,同時被保護了15年,拿市場換來的并不是技術,只有錢,最后的結局依舊是外資接盤。
資本市場,暫時別說大鱷,連小魚都不好找了。
葉檀財經最新文章,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