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教授說:盡管我承認HIV是一個全球性的威脅,但在目前這一階段,用編輯胚胎敲除CCR5,依然是風險大于潛在收益,更不用說敲除CCR5可能讓人更容易受西尼羅河病毒的感染。Jennifer Doudna教授表示,目前全球共識是CRISPR-Cas9不應在當下用于人類生殖系的編輯。負責這項工作的研究人員需要切實解釋為何打破這一共識。很奇怪,薛建奎這么做,是為了防止HIV從父母傳輸到未出生的嬰兒,這現在已經有了常用的高效方法,完全沒必要用高風險的基因編輯辦法。
2015年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上,誕生了一份共識宣言,如果缺乏“對于恰當性的廣泛社會共識”,任何對于生殖系的編輯都是不負責任的。以薛建奎深厚的學術背景,當然知道這一共識,他自己還譴責過瘋狂科學家,這次強行做實驗,真的是為了人類未來,為了拯救HIV病人? 還是像倫敦國王學院教授伊爾舍所說的,為了奪得“世界首例”名頭,實現個人野心?國際干細胞研究學會在《干細胞研究和臨床轉化指南》,明確指出風險在哪里。
1. 科學家對人類胚胎細胞核基因組修飾技術保真度和精確度仍缺乏足夠的理解。
2.尚未完全理解此類流程之后出生的個體的安全性和潛在的長期風險。
如果說對轉基因農作物,大家還有爭議,對于人類胚胎基因技術,態度真是出奇的一致。再瘋狂的科學家,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這么說吧,未來的風險可能是不可控的。萬一基因編輯之后不可控,孩子長大得上別的病,怎么辦?萬一這些孩子自己挺健康,長大跟其他人結婚生子,基因傳遞怎么辦?萬一瘋狂科學家用基因編輯技術,污染各種正?;?,怎么辦?萬一六十年后出事,怎么辦。
想到這點,讓人虎軀一震。和美醫療在港上市,有公開的財務數據。
《環球時報》摘用了一段。最近4年,和美醫療營業收入規?;颈3址€定,9億元左右。但是,公司凈利潤大幅下滑,從2015年到2017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0617萬元、9571萬元和2739萬元,其中,2017年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高達71%,2018年上半年,出現了2526萬元凈虧損。和美醫療股價表現節節敗退,在2015年上市當月,創下最高價每股8.16港元,也是公司上市以來的最高價;今年8月,創下1.88港元的最低價紀錄。目前,維持在2.2港元左右,相比6.7元的發行定價,累計跌幅67.16%。
我能理解科學家的焦慮心態,也能理解醫院的商業行為。但做事的前提是,不突破底線,底線失守,一切重來,毀壞的豈止是生物基因、生物制藥行業。多數人不笨,但不做,是敬畏底線。別怕,只要有底線,就不必怕。
葉檀財經最新文章,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更多關于葉檀的經典言論請點擊》》》葉檀財經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