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微博最新消息,不要恐慌,現在是養老金和養老性質資金入市的好時機,是上市公司回購、員工持股計劃實施的好時機,落實穩定市場的政策舉措有必要。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18年香港市場已有逾200只新股上市,募資總額超過2800億港元,募資額高居全球榜首。
筆者認為,港股現象值得A股思考,港股多次榮登全球募集資金冠軍,港股破發超80%,而且首日破發超40%,充分體現了自由市場的特點,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完美結合,風險共擔,充分體現出買新股也是有風險的,并不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香港二級市場投資者對新股的風險認知和老股是相同的。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也會清醒地認識到這個問題,并不會苛求高估值,承銷商存在足夠的包銷風險,與上市公司商定的發行價格和上市價格就會相對合理,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大都非常謹慎,破發是家常便飯,這樣新股并沒有向二級市場輸入泡沫,就解決了增量資產的質量問題。 這樣就保證了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輸入的新增資產與原有資產的價格水平是相對均衡的,不至于發生非常大的偏離,對二級市場的沖擊就相對有限。
反觀A股市場,由于一些市場投資者存在對新股不切實際的幻想,新股與老股存在較大的價格差距,中介機構在現有機制下實際上并沒有承擔包銷風險,上市公司首先按上限定價,上市之后,在炒新追新一族熱捧中,一些次新股出現連續漲停板的瘋狂,由此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輸入大量泡沫,需要漫長的時間來進行消化,這也是目前A股市場的一大頑疾。
如果能夠解決這個問題,A股市場就更具有吸引力。在這個問題解決之前,投資者需要理性看待次新股風險。值得欣慰的是,最近次新股的市場表現逐漸趨于理性。而至于什么時候才能夠買次新股?筆者認為晾涼了才能買,什么時候才能晾涼?可以參考一下諸多次新股的走勢特征。
李大霄微博內容就是這樣,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更多關于李大霄的往期精彩股市觀點請點擊》》》李大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