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風控、心態,是A股投資的關于“人”的三大主旋律,而對于我們一眾小散而言,我覺得順序應該是這樣風控、心態、技術。為什么呢?
首先,技術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需要相當的專業知識及后續孜孜不倦的學習補充新知識以應對新出現的問題,而我們這個市場里的大部分人,并不具備較為充足的時間和一定的基礎知識儲備,想把技術作為突破口,有很大難度。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技術只是提供你判斷準趨勢,擇優選股,精準操作的工具而已,現在各種平臺各路大神太多了,也許不都是牛人,但是你想要的各種技術指標判斷很輕松就可以獲得,恐怕不容易。其次是心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多多少少的反應出了為什么我會把心態放在次要的位置。炒股的心態是和賬戶的收益密切相關的,穩定的盈利能夠帶來穩定的心態,所以它比技術上的改觀要來得快一些。那么上述三大主旋律中最容易改變的是哪一點呢。說到這里,我想大家都明白了,風控!但是風控這個題目又太大了,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大家平時最常用到的倉位控制吧。
一、分清自己的定位
任何股票的走勢都只是一種概率性的判斷,重倉、單倉根本無法控制小概率事件,因為T +1的操作制度下,你無法第一時間對錯誤的判斷做出修正,當你重倉、單倉買入后,你至少得承受當日剩余的交易時間和第二天開盤期間的一系列風險,這也是大部分超短高手選擇在交易日尾盤最后15分鐘交易的原因,這種主動降低時間軸上風險的動作也是風控的一種。
分倉和輕倉對很多人來說,覺得會大幅降低自己在某一只票上的收益,這時大家會痛恨死像我這樣的整天喋喋不休讓大家單票少買點的人,但是此時大家忽視的一點卻是,分倉也會大大降低投資的風險。這也是小散面臨的很大的一個問題:賺多和虧少哪個更重要?我認為投資是一個時間復利的游戲,活著才有談時間的資本,有本才有談利的資格,我也不喜歡來得快去得更快、過于跌宕起伏的收益曲線。
所以做好倉控首先你要明確自己的定位:
如果你是一位初入股市的新手,想對股票這個投資方式進行基本的了解和學習的。建議低資金量主動試錯,趨勢判斷、個股選擇、風險控制、精準操作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從市場中學習。個人操作體系的建立通常都是建議在不停的糾正錯誤之上,直到找到一條適合自己邏輯思維和投資心態的投資之路。那么我唯一的建議就是,請先把風控的學習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爭取做一個合格的投資人。
如果你對股市已經有較長時間的了解,但在生活中還是有較多的時間要忙工作,沒有太多時間盯盤和頻繁操作,我建議是操作一只或兩只績優長線個股較好,在大牛趨勢沒確定前,逐步建倉6成已經是最高倉位水準了,可以趁著空余的時間把握一下大的波段,大牛趨勢確認了,可以加倉至8成,但是一定要注意止盈止損的把控。關于建倉的,也不是那種一次性買入6成就完事,可以根據大盤的趨勢采取金字塔型或者橄欖型的建倉模式。
二、分清大環境走勢
大環境的走勢對個股的影響還是較為明顯的,只有少部分個股能獨立于大環境,所以分清大環境的走勢也就較為重要。我們將大環境的走勢粗略的分為強勢、震蕩、弱勢,三種情況。
1、在大盤較好,明顯處于強勢狀態下,金字塔型建倉模式較為合理,可以保證較多的盈利,在達到盈利預期后,會采取1-2或者2-3逐步退出方式鎖定盈利。
2、震蕩行情下,通常會采取橄欖型建倉模式,先做底倉,在個股突破形態確立后加大倉位投入,這樣的建倉模式有利于規避短期風險。這種建倉的止盈模式大致分兩種:(1)如果達到盈利目標后,大盤依然在處于震蕩市,將會采取逐步減倉走人的方式;(2)如果大盤走勢轉好,也會采取 1-2或者 2-3的方式退出。
3、弱勢行情下,多以觀望為主,保持中線2-3成的觀察倉位,同時適當做1成短線保持盤感,等待行情轉暖,短線操作其實就一點要求,快進快出,絕不戀戰,不要和短線太談戀愛,預計時間內不達預期或是下跌到止損位,堅決離場,保存實力。
三、短中長線的倉位配置
大部分散戶投資者沒有倉位配置的概念,喜歡一梭子干進去,滿倉時間較長,風險出現時較為被動,所以我認為規劃好短中長線的倉位配置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大部分散戶的資金量并不大,大家要合理規劃自己的倉位配置,建議配置5-6成倉位的中長線,這是你盈利的基礎,通過對個股的深入研究可以較好的掌握這1-2只個股的波段,在上漲時能夠吃到大部分盈利,在下跌時能夠及時減倉減小回撤。
其次準備2-3成的波段資金,在行情較好或是個股強勢的時機能夠及時加倉,或是在達到盈利預期時做1-2, 2-3的兌現盈利方式,大部分時間這類資金處于休息階段,可以當做“戰備糧”。同時還剩1-2成資金,用作短線資金配置,在強勢行情或超跌反彈行情中積極出擊,快進快出,絕不戀戰,為賬戶帶來額外的盈利機會,同時保持住自己的盤感。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