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憤怒。當虧損進一步擴大時,投資者往往會變得歇斯底里,看什么事情都不順眼,常常發火。比較典型的表現是,有的人平白無故地在家人身上發泄;有的人則把責任完全推到機構或看空的市場人士身上,甚至罵政府、上市公司或看空人士以泄憤。事實上,粱老師提示投資者應當保持冷靜,承認賠錢的責任在自己,因為沒有人逼迫你炒現貨,炒外匯是你自己的決定。
3、自責。當發現否認和憤怒無濟于事后,有些投資者終于認識到,埋怨別人沒有用,因為投資行為是自己決定的。于是來個180度大轉彎,反過來開始責備自己,萬分悔恨自己的投資決定。這樣做也于事無補,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積極主動地檢查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對,以改進自己的投資方法,提高自己的投資技巧。
4、悲觀。巨額的虧損,或長年累月的投資失敗,使得自己的資金遭受重創,心靈受到極大的打擊,以至于已經看不到自己的任何優點,于是投資者會產生嚴重的挫折感并喪失信心,表現為意志消沉、悲觀和絕望,對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覺得世界的末日即將來臨。甚至考慮自己是否適合做投資工作,是否要退出投資領域,是否到了“金盆洗手”的時候。
5、接受。經過無數次的投資失敗和總結經驗,并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后,少數成熟的投資者認為虧損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只要賠小錢賺大錢就是投資成功。因此他們遇到虧損后就立刻承認事實,或者他們在進入市場時就做好了可能虧損的準備,于是他們會根據情況適時止損。所以,對他們來說,虧損根本不會造成心理負擔。投資大師索羅斯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認為,人的認識是有缺陷的,且是人的一部分,所以他對失敗或錯誤不抱負面態度。恰恰相反,對他來說,“察覺自己的錯誤是一件足以自豪的事”。
總之,投資者經過以上幾個階段的心理過程后,如果能從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就能逐漸成為成熟的投資者。需要指出的是,投資者不可能一次性地認清這種從否認到最后接受的過程,需要反復多次,才能從心理上成熟起來,市場是無止境的,行情是不斷演變的,交易是永不停止的,雖然我們不能把每一波行情都做到,但我們可以抓住瞬息萬變的機會,洞察市場先機,以不變應萬變,用客觀冷靜的態度對待市場,分析市場,等待市場,為每一次交易做充分的準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是交易勝似交易!!每一位在讀這篇文章的人,感謝與你相遇。
--以上文章由梁孟梵獨家編撰,部分內容摘自網絡資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