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點半之后,國家隊上班,指數被穩穩的拉起,日K上那長長的下影線像大長腿一般性感。
隨著三季度披露的結束,國家隊持股以及變化全部浮現。據統計,“國家隊”持股市值達4.43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7.23%。
“國家隊”包括匯金公司、證金公司、外管局旗下3個投資平臺以及5支“國家隊”基金,共有21個賬戶。
而以上“國家隊”的四大主體當中,匯金公司持股規模最大,但是持倉相對穩定,主要是銀行、證券、保險;而證金公司配置較為靈活,是反映“國家隊”動向的重要參考主體。
經過“增減持”之后,2017Q3證金公司持股比例較大的公司有:
以上股票,比如美邦服飾、新華醫療,不到牛市,國家隊恐怕很難解套了。
分析國家隊的持股會發現,國家隊83.4%市值配置集中在大金融,其中對銀行持股市值占比最大,保險和券商次之,也就是說指數漲跌完全看國家隊心情;公司的市值分布主要集中在“50-100 億、100-200 億”;比較青睞PE低于30倍的低估值的公司。
這個特點,幾乎決定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市場還會繼續維持“以大為美”、“業績為王”的特點。
雖然目前在調整,在調整回來的時候,別忘了這個特點,可別跑偏了。
最后,分享A股27年來在不同的時間段內表現出的截然不同的市場特征。
95年以前市場熱點是小盤、績優、含權,大戶炒作,莊股遍地走;
95年市場熱點是異地、大盤、低價;
96年到97年上半年市場熱點為績優、大盤的行業龍頭;
97年下半年到01年市場熱點為績差、小盤、曾經被譽為“死亡板塊”的題材股票;
01年至05是持續四年的大熊市,泥沙俱下;
06至07年是牛市氛圍,雞犬升天,但有業績支撐價值股影響深遠;
08年市場大熊;
09年大反彈題材熱點再現鋒芒;
10年至13年主板慢熊走勢,大盤股被拋棄,破凈股一大片,但主流題材層出不窮,新一代游資基本從10年左右相繼悟道;
2012--2015年屬于中小創的牛市行情,亦是題材炒作的天下;
15年物極必反,發生股災,年末總舵主身陷囹圄,這是一個時代結束的標志事件;
16年每月有妖股,有題材,似是多年來題材炒作的延續,現在看恐怕是回光返照;
17年初641敲打溫州幫,有形之手頻頻干預市場,題材漸漸不支,以漂亮50為代表的價值投資、業績為王再次回歸主流。
不僅在股票市場,在人的意識層面也存在慣性,這點在老股民上表現尤為突出,有的滿口價值投資,有的滿口題材龍頭,有的覺得掙錢很容易,有的覺得股市就是賭場,十賭九輸,其實這與他們當時入市時市場的主流走勢密切相關,盲人摸象,被走勢所轉。
我們要樹立全局思維,緊扣業績為王這條主線不動搖,因為不論市場風向如何在權重與題材之間反復切換,基本面過硬、有業績支撐的標的最終都會得到合理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