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反彈的依然是熟悉的老面孔,5G、半導體芯片,低PE鋼鐵與煤炭,企穩的時候,一般顯不出白馬藍籌股,它們不需要用大幅波動吸引市場的注意,只要趨勢在,自然有資金貼上去,推動它們上漲。
今天說一下可轉債、能發行可轉債的股票以及核心資產。
目前看,可轉債在逐步替代定增的地位,這個符合證券市場直接融資屬性。以前的定增模式,為了讓參與定增的資金獲利,上市公司往往配合做市值,出高送轉利好之類,比如今日漲停的梅泰諾,出高送轉,就有為參與定增的資金做厚保護墊的目的。相比而言,可轉債可是省時省力的多。
當然,可轉債不是想發就能發,目前監管層卡可轉債,一個是規模控制,另外一個Roe指標控制,要求連續三年Roe在6%以上。
Roe是凈資產收益率的英文縮寫,這個指標很多朋友都不看,能保持三年在6%以上的基本都是好票,兩市滿足這個條件的股票大概也就三分之一多一點,1200只左右。
所以,我們基本上可以確定,能發出可轉債,尤其能過審核發出大額可轉債的,都是好票。
最近因為上證50的上漲,市場出現了“擁抱核心資產”的潮流,把核心資產四個字具象化,會發現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于巨大消費市場的消費票,這個很好理解,茅臺代表消費升級,牛奶代表基本消費,諸如此類。它們每年的分紅都比較高,屬于證監會鼓勵的價值投資股,是高分紅企業。
第二種是細分行業的龍頭,比如鋰資源龍頭贛鋒鋰業,專治痔瘡的馬應龍,這個也很好理解吧。
仔細研究上面兩種“核心資產”會發現,它們的共同點就是Roe大于6%!
還有一類,就是Roe比較難看,但是代表中國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有實力的科技企業。
比如5G的中興通訊、面板的京東方這種已經有業績反饋的;四維圖新、科大訊飛、中科曙光、紫光中芯這種還在培育的;歐菲光、歌爾聲學、匯川科技這種已經成長起來的白馬。這些可以概括為兩市“科技核心資產”。
我們總結一下,核心資產就是這三部分:高分紅企業、細分行業龍頭、科技核心企業。
解決這三類企業的發展資金問題,前兩者可以發行可轉債,后者用產業基金和定增,京東方燒了這么多年錢才活下來,靠的就是定增和產業基金。
這些公司的成長,主要靠企業的內生增長和居民的資產配置調整帶來的增量資金。
大量ROE太低,又沒有行業地位和核心技術的企業,會逐步喪失流動性。未來,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僵尸股,跟香港股市和美國股市一樣,這就是所謂的成熟市場了,這種局面,便是上面領導要的“金融穩定”、“支持實體經濟”以及“中小投資者保護”。
今年公募和私募的業績比較好,原因就在它們的研究力量能下沉到行業和企業,能發現優質的標的。
前段時間,辛宇來路演,結果被濟南的投資者罵了;因為辛宇自從15年成功逃頂后,業績做的很一般,辜負了投資者的信任;究其原因是他以前的游資模式束縛了他,而市場發生了深刻改變。
以前辛宇只有一個研究員,現在也去上海各大高校招兵買馬了。這種大佬級別的人物,也終于認識到必須下沉到行業和企業的基本面,單純靠資金優勢,收割韭菜是長遠不了的。
奉勸大家,少看些K線、MACD之類的指標,多看看行業和企業基本面,遇到好的公司,敢于做長線,利用現金流加倉就行了。
現在就是13年的樣子,沒必要悲觀,更沒必要為一天的漲跌而物喜己悲,那些能成功預測每一天漲跌的股神,祝他們能賺到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