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個重要消息,郭樹清出任央行黨委書記。
據財新報道,2018年3月26日下午3點,在原央行行長周小川從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返回北京之后,中國人民銀行召開局級以上干部會議,宣布了由郭樹清出任央行黨委書記的決定。
這一安排的用意 ,在于從人事安排上理順央行和銀監會的關系,全局性把握不發生系統性的金融風險,“既深入推進改革,又保持穩定。”
但這個消息早在昨天就被外媒廣泛報道了。
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我們任免要害部門官員,居然被外媒提前知道,而且類似事件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難道有漢奸不成?這不是聳人聽聞。
2008年至2011年,路透社累計7次精準地“猜”對了我國的月度CPI數據,統計局權威發布的公信力受到極大質疑。
經過調查,“內部人員涉嫌泄密”浮出水面,相關部門隨后對數據泄密事件展開偵查,最終立案8件8人,其中特大案件4件,要案2件,包括國家統計局辦公室秘書室原副主任和中國人民銀行副處級干部等一批機關要員。
想想看,在中美貿易戰的關鍵時刻,某漢奸把中國的底牌泄露給美國,我們還能贏嗎?國家利益必將受到巨大損害。
正如一只莊股,在拉升之前必須先洗出老鼠倉,同樣的道理,大戰當前,必須先清洗漢奸和間諜,否則,后患無窮。
再看今天的A股,經過周末的再教育,已經從貿易戰中最初的恐慌情緒中緩過勁來,早盤,很多優質標的根本就沒跌,所以大反彈在預期之中。
為什么銀行、保險跌的這么厲害呢?
本質上這是兩會期間維穩的后遺癥,機構在兩會期間被管理層指導,為了維護指數穩定,沒有減倉這類股票,現在突發貿易戰,而且維穩窗口過去,盤中也看不到國家隊來接盤的影子,自然是先砸為敬。
大跌期間國家隊買沒買呢?那么多賬戶,那么多主體,肯定買了一部分,但與股災不同,絕不是護盤式買入,這個區別一定要牢記。
農業股是貿易戰的先鋒,但不持久,這是老毛病了。軍工屬于低位品種,貿易戰起了催化劑作用,如果中國準備在地緣方面反擊美國,那軍工還能持續;還有稀土這類中國有定價權的行業,再就是芯片替代這類高科技,這在上周五就有反應了。
如果再加上次新,那么會發現這波反彈行情主要是游資在搞事情,短期來看,在這些板塊,建議大家快進快出,跟隨游資,與莊共舞。
現在是貿易戰的第一階段,雖然美方已經開始釋放緩和信號,但不能掉以輕心,在301清單出來前,大約清明節后,兩周的時間窗口,操作的話,還是以短跑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