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下,今早的早參:
通常來說,強勢股補跌是風險集中釋放的過程,而后就是機會醞釀的階段。但前提是強勢股跌到位,這個過程可能更加痛苦。
這幾天整理盤前消息,利空一抓一大把,每次整理完就對大盤沒什么信心了。
漲時不言頂,跌時不言底,不要老想著抄底。
底部要出來,消息面至少要配合有利好,盤面上的K線至少要出底部組合,這兩樣目前都不具備。
大盤跌多了,肯定會出超跌反彈,今天盤前這么多利空,猛跌一波,出現超跌反彈也是存在的,但這只能盤前做個預判,盤中見機行事。
早盤集合競價出來后,自言自語了一句,今日就能出新低,一語成讖!
今日的跳空缺口可以稱為“川普第二缺口”,與3月23日的“川普第一缺口”相對應,但A股的下跌,根子在自身,特朗普的大嘴巴只是導火索,只是加快的下跌的速度。
A股,一直是資金驅動,而現在市場上沒那么多“錢”,錢都去哪了?這得問主席臺上的人,整天降杠桿,降沒了...
就這么簡單的事,今年以來發生的20多起債務違約只是表象,本質是金融領域防風險,去杠桿,錢少了。
實業的朋友應該有體會,把貸款還給銀行,再找銀行貸,要么很難貸到要么根本貸不到了。
銀根緊了,同志們,這是國家政策,而我們是政策市,就是這么回事。
錢這么少,行情不能單邊,只能上去再下來,來回炒,但每一次,市場上的錢都會變得更少,所以市場重心就會往下移,也就是指數越來越低。
為什么國家要這么做呢?說的簡單點,國家不想讓大家投機致富,比如買個房子,兩年的升值超過半輩子的工資,有幾套房子就能游手好閑,這個價值導向明顯不對。
所以國家想剝離對房地產的依賴,走向基于創新發展的中等發達國家,也就是中國制造2025,而不是中國地產2025。
這個過程非常難,因為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但最近美國人幫了忙,讓整個社會意識到了靠房地產成不了強國的。
所以,諸位,未來再炒房子很難賺到錢,房價基本凍結了,下一步就是找大家要房產稅了,總之就是不能讓大家躺著賺錢,得動起來,勞動致富。
股市呢,更難了,不是說沒機會,比如這波大跌一段時間,其后就有一段非常幸福的賺錢時光。
但前提是你逃出來了,否則又只能上上下下的電梯一番,而且賺錢要靠活躍的資金,活躍的資金大概率還是玩次新,尤其是腰斬之后的次新,很期待。
其實,我很喜歡川普,本來我們轉型,既得利益群體的阻力很大,他整天刺激我們,反而讓我們充滿了動力,一定要達成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
我們體量巨大,而一旦轉向成功,便會勢不可擋,那個時候,全世界的資本都會以來A股為榮,壓是壓不住的。
但在此之前,就是苦日子,還能怎樣呢? 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