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貝聿銘逝世-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逝世,享年102歲。
他的家族,
貝聿銘逝世:是一個富了15代的中國家族,
他更是世界建筑界王一般的存在,
他的作品遍布全世界,
法國巴黎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
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
日本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
他卻始終說:“我是蘇州人。”
他被尊稱為“世界現代建筑最后的大師”,
他讓全世界,
見識了華人的才華可以有多高!
然而剛剛,這個王者般的中國人,
他的傳奇人生,畫上了句點。
他,就是貝聿銘
(Bei Yu Ming)
1917年4月26日,
貝聿銘生于廣州,祖籍蘇州,
而他所在的這個家族,
顯赫到可怕的地步。
貝家在蘇州已有600多年歷史,
從古至今人才輩出。
清朝貝慕庭,是蘇州四富之一;
顏料大王貝潤生是他的叔祖;
祖父貝理泰,是中國最早的金融家;
父親貝祖詒任中央銀行總裁,
被譽為“金融巨子”。
貝聿銘的父母
綿延不絕的人才已是萬中出一,
可貝家還有幾代人積累的巨額財富。
貝家就在上海擁有房屋近千幢,
遠東第一豪宅綠屋都是他家的。
哦,對了!康熙皇帝,
喜歡得不得了的蘇州名園獅子林,
也是他家的,
他從小就在獅子林玩耍居住。
解放后貝家將其家園捐獻給國家,如今獅子林已是世界文化遺產。
孟子有言: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偏偏貝氏一族,薪火相傳15代,
還能出了個影響全世界的貝聿銘!
算起來,貝聿銘正好是貝家的富15代,
家族的輝煌在他身上,
達到了極致巔峰!
貝聿銘自幼便不同凡響,
有一回,10來歲的他看到上海正在建設的,
上海國際飯店,
24層的高度在當時絕無僅有。
當他得知這幢百米高的建筑,
是由外國設計師設計的,
他頓時油然而生一種憤慨:
難道我們中國人,
就不能自己來設計摩天大廈嗎?
我做一名建筑師!
設計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大樓!
上海,成了他建筑夢開始的地方!
18歲,他被家里送往美國讀書,
本想學成立即回國,可他萬沒想到……
他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建筑系,
雖身在美國,
可他時刻關心祖國命運,
不止一次在給家人的信中寫道:
我是來學習的,以后要報效國家,
我想使祖國變得更富強。
他將對祖國的熱愛,
全轉化為埋頭苦讀的動力,
與此同時,他也遇到一生摯愛盧愛玲。
1940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
本已準備回國,但日軍攻勢漸猛,
父親寫信勸他等情況好轉再回,
他只好將回國計劃暫時擱淺。
既然不能為祖國出一份力,
那就為世界和平獻一顆心。
他參加了美國空軍,加入美國國防部,
正逢二戰,美軍對中國是有援助的,
他的這份熱愛,又間接傳遞給了中國。
直到看到抗戰勝利,
他欣喜若狂再提回國,
可祖國很快陷入內戰,
父親只能再一次給他寫信:
等戰爭結束了,百廢待興之時,
有你建設出力的那天。
無奈之下,他只能繼續呆在美國,
在擔任了三年助理教授,
但一方講臺,
遠遠不足以讓他施展才華。
于是他很干脆“炒”了哈佛,
那可是哈佛哎.......
隨后,
他選擇了早就心心念念的建筑行業,
成了第一位踏進美國建筑界的中國人。
從此飛龍在天,
他一次次大放異彩,
書寫了一段華人在美建筑界的傳奇!
但最開始,美國人并不看好他,
覺得這個中國人不行啊。
沒想到,他一出手就不凡,
一棟既美觀又實用的大眾化公寓,
令美國人刮目相看:
中國人,很棒!
貝聿銘早年設計的公寓
時間指針指向1954年,
之后接二連三的運動,
令貝家遭逢打擊,
更將他那渺茫的回國希望,
徹底消散在時代洪流中。
那深愛的最愛的地方,回不去了,
他將思鄉苦游子淚咽回肚里,
從此背井離鄉的他,
只能將中國情結融進自己的設計,
他只能以這種方式報效祖國,
他要讓全世界看到,
中國人在建筑界,是能有一席之地的!
1955年,他創立貝聿銘建筑師事務所,
之后,他一次次取得了,
光耀人類歷史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