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概念股
相比之下,其它國家稀土資源儲量和產能及其不匹配。以美國為例,稀土礦產儲量約為1300萬噸,而2018年美國的稀土產能約為1.5萬噸,其它則主要依賴進口。
美、日等發達國家對中國的稀土進口依賴度很高。2010釣魚島事件之后,中國限制向日本出口稀土,由于日本稀土90%依賴于中國供應,限制稀土出口一度造成了日本產業的混亂。其后日本也在逐步推進稀土進口的多元化,從而擺脫對中國稀土限制出口的影響,但中國依然是日本稀土供應的重要來源。
發達國家對于中國稀土資源的高度依賴,也有中國過去產業政策的問題隱藏其中。在剛剛開放市場的時代,中國對于稀土資源的價值還沒有充分的認識,受到市場開放和短期利潤引誘的影響,稀土出口成為了重要的出口創匯來源。
稀土概念股:當時中國的稀土產業對于高附加值并沒有太多的興趣,國際市場信息的不對稱,加上粗放式開采和價格戰的影響,中國在世界稀土市場上根本沒有定價權。中國開始以極低的價格向世界供應稀土資源,這給了西方國家進行“戰略儲備”的機會。
90年代,西方國家開始逐步出臺限制或停止開發本國稀土礦產的政策,轉而向中國進口進行戰略儲備。這個現象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美、日和歐洲國家控制了稀土貿易,儲備了可供20年工業生產的高質量單一稀土資源,而我國的稀土儲量則面臨直線下降。而一旦中國對稀土出口進行限制,就會在WTO框架內遭到起訴,WTO也基本會判中國敗訴。
最近幾年中國開始著手改變這一局面,對稀土行業進行大規模整頓,維護市場秩序,并通過重新整合稀土企業形成行業內部優勢,重新奪回定價權。另外,中國也開始對稀土資源進行戰略儲備。對于中國稀土產業發展和中國未來的技術戰略而言,重新調整稀土產業政策有著至關重要的長期意義。
18世紀中葉,英國人開始大規模把一種容易開采、燃燒值極高的新型燃料——煤炭應用到工業生產中,從而為工業革命奠定了能源基礎,英國從此成為“世界工廠”。
1973年,美國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倒向以色列,阿拉伯國家聯合對美實施石油出口制裁,從而引發了二戰之后資本主義世界最為嚴重的一場經濟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隨之瓦解。
稀土概念股-誰控制資源,誰就能獲得先機;誰用好資源,誰就能改變世界。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