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3月10日訊:全國碳交易系統來了!碳交易概念股龍頭一覽!
近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赴湖北省、上海市調研碳市場建設工作時表示,全國碳市場建設已到了最關鍵階段,要倒排工期,全面開展對接測試,盡早實現系統運行,確保今年6月底前啟動上線交易。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金鵬輝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我國碳市場處于發展初期,建議明確碳市場金融屬性,完善相應法律制度和機制,推動全國統一碳市場建設。同時,金融管理部門將積極推動建立政策激勵約束體系,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金鵬輝還透露,由上海市牽頭承擔的全國碳交易系統建設,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開展過程中,計劃于2021年6月底前啟動全國碳交易。
受益于消息刺激,今日碳交易概念股繼續走強,截至午間收盤,華銀電力(600744)、深圳能源(000027)、長源電力(000966)、國網英大(600517)等多只個股漲停。
全國碳交易系統來了!碳交易概念股龍頭一覽!
交易規模有望達6000億
國融證券今日點評表示,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創新實踐。國家高度重視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按照“市場導向、政府服務、協同推進、廣泛參與、統一標準、公平公開”的原則,分階段穩步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習近平總書記也就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作了重要的對外宣示。根據目前的設計規模預測,全國碳排放權配額交易市場市值可能達到1500億元人民幣,如果考慮到期貨等衍生品交易額規模可達6000億元人民幣。
中信證券指出,實現碳中和的關鍵,在于使占85%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實現向清潔能源的轉變。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約為16.4%,預計2030年將達到26.0%,2060年接近100%。增量主要由光伏風電貢獻。 而能耗“雙控”、碳交易與綠色金融是三大主要抓手。
第一,能耗“雙控”是直接的行政手段。“十四五”規劃中有望明確各地方目標。
第二,碳交易是核心市場調節機制。全國交易市場已經成立,電力行業率先納入履約周期,其余七大高耗能行業預計于“十四五”期間納入。采用基準線法分配碳排放配額的方式,將促進高耗能的落后產業出清。
第三,綠色金融是重要的配套支撐。規模已超12萬億,將通過融資成本的調節,促進企業減排;特別地,綠色產業基金或將復制集成電路“大基金”熱潮。
根據i問財數據顯示,相關概念股有:
華銀電力:公司是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7.5%。
深圳能源:公司持有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有限公司12.5%股權。
長源電力: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為公司參股企業,公司持有其9.09%的股權。
國網英大:子公司置信碳資產管理公司是國網公司系統內唯一一家專業從事碳資產經營業務的公司。
紫鑫藥業(002118):控股子公司北方環境能源交易所有限公司從事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相關交易。
開爾新材(300234):公司持有20%股權的開源新能主要從事碳金融、碳資產開發與管理、碳交易等業務,致力于從碳資產開發和管理逐漸延伸至碳交易和碳金融,打造碳資產的完整產業鏈。
晉控電力(000767):孫公司北京中茗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中國碳市場的創新型企業,是全國領先的碳資產管理及低碳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服務內容包括:企業碳盤查、碳資產管理、碳金融和溫室氣體減排項目開發等。
協鑫能科(002015):公司下屬子公司協鑫碳資產服務(東臺)有限公司開展碳交易、碳資產管理相關業務。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