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資源配置、保障措施等,并提出將培育若干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業。
《規劃》是人工智能中國發展史的里程碑,未來10年AI走向產業化高速發展基調確立:
人工智能已成為國際經濟的新焦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社會建設的新機遇,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制定此次規劃,足見國家對于發展人工智能戰略意義十分重視,此次規劃也明確了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目標,總體上分為“三步走”:
(1)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2)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技術與應用部分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成為帶動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
(3)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人工智能60多年來一直在曲折發展中前行,從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這次《規劃》把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規劃,不僅將有力促進人工智能的產業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市場投資者對AI產業的落地進度的一些疑慮下了定心丸,我們認為國家首次明確AI產業的數字化的規模目標,足以看出政府對大力發展AI產業的決心,這有助于大幅提振市場對于整個AI產業的信心及關注度。
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經濟,促進AI與各個產業深度融合:根據規劃內容,未來將重點推動智能軟硬件、智能機器人、智能運載工、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智能終端、物聯網基礎器件等重點領域。
同時,加大人工智能在在制造、農業、物流、金融、商務、家居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試點示范,2020年之前明確指出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產業領軍企業,我們認為AI板塊各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如以BAT等大集團或垂直領域細分行業的龍頭為代表的企業,有望在這三年充分受益政策紅利,率先引領行業發展,帶動整個AI產業的加速落地。疊加行業的屬性,我們看好AI在金融、物流、家居、農業、醫療、智慧城市等幾大行業率先的應用。
新三板作為我國中小成長性企業的搖籃,將在此次人工智能的浪潮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按照《規劃》中指出,2030年(13年后)的中國人工智能市場空間將達10萬億元,在遠超市場預期的大市場里面,身處其中的公司必然“水漲船高”,或多或少都會受益,但要精選龍頭企業。
雖然目前國內外的AI產業在理論層面的發展速度較快,但在應用層面還相對薄弱,從基本面的角度或者說從實驗室技術走向應用環節,我們建議關注精通基礎算法、數據卡位精確和具備較好應用場景的公司。(原標題: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閃亮登場,給行業發展提供最強音)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