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月夜期反而跌了89點,淡友似乎想趁大時代高位得而復失嘗試進行反擊。這些重要阻力位「假突破」,往往會予人見短期高位的感覺。從歷史數據看,10月是傳統升市月份,但升幅普遍在4%左右,可以說本月已有差不多「到價」的可能,甚至有機會沖高回落,待年尾才再度發力。但以近兩個月全球經濟數據來看,今次上升周期已非一般的升浪,而是超級上升周期,美國9月份制造業PMI達到近13年最高水平,就算是日本,PMI亦已連續13個月處于擴張水平。經濟如此強勁,股市很難持續大跌,恒指縱調整,相信前阻力位28000點亦已經有很強支持。
全球PMI破頂中遠海控潛在升幅逾20%
但指數升跌其實不太重要,今年恒指已升30%,惟個股和板塊卻更加精彩,內房和汽車大家都已炒到如癡如醉,新近又出了明星股眾安在線(6060 )、炙手可熱的5G概念等,醫藥股也靜悄悄地起飛,三生制藥(1530)、復星醫藥(2196)、中生制藥(1177)等也攜手破頂。畏高的話,現在全球PMI都升至多年高位,航運需求定必殷切,由高位回調不少的中遠海控(1919)上周五就回升3.8%,但只是由低位回升的首日,若能再度挑戰高位,潛在升幅超過20%。恒指或許會在28000點之上窄幅上落,但市場選擇卻多的是。
另外,以中芯(0981)為首的芯片股亦向上突破,有炒落后的條件。市場一直憧憬使用更多國產芯片,中芯去年表現亦相當理想,幾乎是由年頭升到年尾,升幅達到1倍。但理想很美,現實卻很殘酷,中芯今年上半年業績未如人意,受到設備使用率下跌影響,毛利率由28.1%收窄至26.9%,經營溢利由1.82億美元大跌至9900萬美元。股價表現跟去年完全相反,1至8月長跌長有,跌穿7元才終于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