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上周顯著揚升,上周四最高見24717點,已經升破3月中旬的高位24656點,形態上擺脫了過去一個月來的整固悶局。短線高位或趨震蕩,但若能企穩24600點附近,并進一步向上,則有機會確認展開新的升浪,后市可望繼續大漲小回,屆時策略上可考慮以短線看漲為主。
4月行情結束,恒指月線出現四連升,上周強勢突破主要獲外圍歐美股市提振。法國大選首輪結果受到市場歡迎,民調顯示第二輪選舉料馬克龍勝算仍偏大,推升了市場風險偏好,歐美股市上周均有不俗升幅。內地A股方面,已經連跌第三周,但上周跌勢已有所緩解,整體市場氣氛仍謹慎。
港股過去一周自觸底24000點后強勢反彈,大市交投方面跟隨放大,上周的日均成交額重上700億港元。衍生市場交投方面,認股證上周成交回升至80億港元以上水平,但牛熊證成交變動不大,日均成交仍不足40億港元。
恒指牛熊證資金流方面,截至上周四的五個交易日,牛證出現約6270萬港元資金凈流出,熊證則獲得約2.13億港元資金凈流入,反映較多資金趁市況上升時部署淡倉。街貨分布方面,截至上周三,恒指牛證街貨主要集中于收回價23500點至24200點之間的過夜街貨相當約4430張期指合約;至于恒指熊證,街貨分散于收回價24800點至25200點附近,相當于約3600張期指合約。
行業資金流數據方面,期內手機配件股板塊的相關認購證獲得約270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此外,內地保險股板塊得到約196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相關認購證。至于信息科技股板塊則顯示看空資金較多,相關認沽證獲得約260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
權證引伸波幅方面,指數權證普遍回落,以三個月貼價場外期權為例,恒指的引伸波幅下跌1.4個波幅點至12.4%,國企指數的引伸波幅下跌1.8個波幅點至15.1%;個股板塊方面,信息科技股的引伸波幅下跌約2.4個波幅點;電訊股的引伸波幅下跌約2.4個波幅點;國際銀行股的引伸波幅下跌約3至5個波幅點;手機配件股的引伸波幅則急升約9.3個波幅點。
港股高位整固時有較多資金流入認沽證作看空部署,但投資者需注意,一些較價外或較短期的認沽證,價格可能已跌至一、兩港分,這類型權證時間值損耗急,對正股價格敏感度低,價值更有機會跌至1港分以下,屆時沽貨困難,風險不容忽視。
其實,市場上很多“仙輪”或“仙牛熊證”的條款都是相當進取,例如短期深入價外輪或接近收回價的牛熊證等,投資風險極高。不過,當中也有一些是例外的,例如換股比率較高的恒指輪或牛熊證,即使它們不是短期價外輪或相當接近收回價的牛熊證,其面值受到影響也較低。就假設一對恒指牛證為例,牛證A和牛證B的行使價、收回價和到期日均相同,牛證A的換股比率為10000兌1,牛證B的換股比率為20000兌1。
當牛證A的造價為0.1港元的時候,牛證B的造價則為0.05港元,然而,兩者的收回距離相同,收回風險一樣,但造價卻因換股比率而有所不同。因此,不是所有仙輪或仙牛熊證都不宜選擇的,投資者應仔細衡量相關條款,勿以權證的表面價格去衡量其價值及風險。(本文并非投資建議,也非就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作出建議、要約、或招攬生意。讀者如依賴本文而導致任何損失,作者及法國興業一概不負任何責任。若需要應咨詢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