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披露2017年第一季業績的合生元,昨日在投資者電話會議結束后股價突然暴跌,收報21.65港元,跌12.7%,創下18個月以來最大跌幅。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合生元此次大跌與其披露與其給予寶潔旗下合營公司PGT的一項選擇權相關。
南都記者從合生元內部獲悉,該公司于5月11日以公告的形式披露了上述選擇權,該選擇權可讓PGT可要求Swisse將其在中國的業務轉讓予PGT,以及Swisse可繼續經營其中國業務,并根據于行權日后從中國業務所得凈外銷售額向PG T支付特許權使用費。據悉,該項被投資者認為對合生元“不劃算”的選擇權,簽署于合生元收購Swisse前,由于Swisse和寶潔一方簽有保密協議,該選擇權此前并未披露。
選擇權引發暴跌?
這項合作協議是Swisse在被收購前跟寶潔與以色列特瓦的合資公司-PG T于2013年簽訂,而后于2015年修訂的一份協議。
協議的內容主要是,PGT幫助Swisse開發除中國、澳洲、北美、新西蘭以外的全球20多個市場,到2019年9月,PG T有個選擇權,可以選擇在2020年9月時,把S w isse中國業務拿回去PG T自己做,代價是每年支付給合生元Swisse在中國前一年(固定為2019年9月-2020年9月)營業利潤的50%+往后每年銷售額增量的4%- 7.75 %;或者不要Swisse中國業務,但合生元每年給P G T凈外銷售額的4.75%作為特許權使用費。
由于簽有保密協議,合生元董事局主席羅飛在投資者會議里僅強調這是一份雙贏的協議。
昨日下午2點58分,電話會議結束,合生元公司股價開始狂跌。
中國區歸屬成焦點
應該說,合生元昨日公布的業績符合市場預期,第一季度的營運數據顯示,合生元集團未經審核綜合收入達人民幣15.6億元,同比增長6.2%。集團超高端和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穩步上漲,Sw isse在中國市場銷售份額持續上升。
但也是因為Swisse在中國市場銷售份額持續上升后,選擇權的突然出現,令部分投資者產生了不安情緒。
眾所周知,Swisse此前只是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入國內市場的時候,并不是焦點業務,但隨著今年Sw isse通過一般貿易的形式,在中國開展線下業務,2017年目標即劍指5000-6000個零售終端。市場普遍分析,這一塊業務在消費升級和原本合生元強大線下渠道的共同支撐下,極有可能迎來快速發展。
在此背景下,和寶潔PG T的協議所牽涉到的中國區業務的歸屬問題,開始被投資者格外看重。
不過,南都記者注意到,昨日也有與會的投資者分析稱,合生元昨日股價之所以下跌是因為大家都覺得Swisse中國如果做得好,會被PGT摘取勝利果實。但這個思路完全是把合生元的位置降低到等同于經銷商的水平,要知道合生元集團持有Swisse100%的股權,在中國的業務屬于產銷一體化,PGT的位置相當于Swisse在20個國家的經銷商,就算PGT未來行權做回中國市場,那么也只是中國區代理商的位置而已。
在一些人士看來,PGT和合生元之前除了兩個選擇之外,不排除會有第三條路,因為2015年從新修正協議的內容就是關于中國區經營權拿回Swisse經營,未來再次修正也是可能的。
協議的內容主要是,PGT幫助Swisse開發除中國、澳洲、北美、新西蘭以外的全球20多個市場,到2019年9月,P G T有個選擇權,可以選擇在2020年9月時,把Swisse中國業務拿回去P G T自己做,代價是每年支付給合生元Swisse在中國前一年(固定為2019年9月-2020年9月)營業利潤的50%+往后每年銷售額增量的4%-7 .75%;或者不要S w isse中國業務,但合生元每年給P G T凈外銷售額的4 .75%作為特許權使用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