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編制的《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7)》發布。報告基于覆蓋了24個省份、435個縣共36000戶家庭的入戶訪問調查數據,客觀地反映了當前我國家庭財富基本狀況。數據顯示,房產凈值成家庭財富最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我國家庭人均財富為16.9萬元,較2015年大幅增長17.25%,其中城鄉差異較為明顯。對此,有眾多網友在微博上表示拖后腿了:
地區差異明顯
家庭財富存在地區差異性,東部地區家庭人均財富水平最高,中部地區次之,西部地區最低。從數值上看,東部地區家庭人均財富為242604元,中部、西部地區分別為119768元和92304元,東部地區家庭人均財富分別是中部、西部地區的2.03倍和2.63倍。
影響財富的主要因素
影響財富的主要因素中,除了受教育程度、職業讓大家所熟知,比如戶主學歷為本科或以上的家庭,其人均財富是戶主學歷為小學或小學以下的家庭的3倍以上。但是同時,報告也罕見地提出,健康對收入有著明顯促進作用。
戶主健康狀況良好、一般以及欠佳家庭的人均財富分別為191507元、120715元以及67457元,戶主健康狀況一般與戶主健康狀況欠佳的家庭在人均財富上差距較大。
主要推動力來自房產等財產升值——房產升值占比近七成
家庭人均財富增長,一方面是由于收入的累積作用,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財產的市場價值有所提高。
當然主要還是歸功于房產升值的功勞,2016年房價繼續走高,推動了房產凈值增長。相比2015年,2016年全國居民房產凈值增長幅度達17.95%,城鎮居民更多地從房產價格上升中獲益。房產凈值的增長成為家庭人均財富增長的最重要因素,對全國居民而言,房產凈值的增長額占到了家庭人均財富增長額的68.24%。也就是說,2016年家庭人均財富大增17%,房產升值占其中的12%,老百姓的動產、金融資產等僅僅實際增長5%,還不扣除通脹的因素。這樣的增長說明居民實際的財富增加還是非常有限的,也側面說明了房價對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
富裕階層資產配置多元——注重安全,現金、存款占60%
與發布家庭財富報告的時間趕巧的是,5月23日,福布斯推出《2017福布斯中國中高端富裕人群財富白皮書》,顯示中國中高端富裕人群規模保持著穩定增長,從2012年的748萬人到2016年底達到1261萬人,以每年超過百萬人的數量遞增,以接近15%的速度在增長,而也就在這幾年,匯市承壓,樓市隨著政策收緊,股市震蕩不斷,這一系列因素使得中高端富裕人群資產配置越發分散多元,風控意識增強。中高端人群的投資心理、投資軌跡發生明顯變化。
據白皮書的數據,不同于普通民眾的財產依賴于房產,中國的富裕人士對風險的認識更充分,“資產安全性”較高的理財工具更受關注。中國的中高端富裕人群所擁有的財富管理工具,現金和存款的比重最高,達到60%以上,其次是銀行理財產品。這種資產配置都是比較低的收益,遠遠達不到人均財富17%的增速。
莫非在富裕階層看來,房價會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