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東岳集團(00189)股票的投資者有福啦,在六一兒童節東岳集團給投資者奉上了一份極具驚喜的兒童節禮物。
公司在停牌一年又兩個月后,于6月1日成功復牌,復牌當日漲幅高達101.46%,而更令人咋舌的是,即便經歷過一倍的漲幅,東岳集團目前的市盈率還是僅有8.7倍,市凈率0.95倍,若是按停牌前29億港元的市值來看,東岳集團的估值更是低的離譜。
那么究竟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東岳身上出了什么幺蛾子呢?這故事還得從一樁刑事案件說起。
“內鬼”作祟,劇情堪比佳兆業
相信大家都知道佳兆業的故事吧,從陷入貪腐案,隨后引爆債務危機而停牌,之后通過債務重組,在資本市場上涅槃重生,可謂是港股市場里的一枚典范。
而當時佳兆業就曾因核數師普華永道發現財務造假,不愿意為佳兆業2014年年報出具無保留意見,導致公司業績遲遲無法刊發無奈進入停牌。在后續的調查中也證明,佳兆業前雇員利用公司內部監控漏洞,精心策劃了一筆38億元公司借款造假案。
回到如今的東岳集團,與曾經的佳兆業上演著近乎一摸一樣的劇本,問題就出在“內鬼”上。
接下來是智通財經就對東岳集團這幾年所發生的事件梳理:
2016年2月1日,東岳集團突然發布了一則疑似前雇員侵占公司資金的內幕消息,隨后股票進入停牌。

2016年2月25日和4月1日,東岳集團出具了兩則對挪用公款案詳細的事件說明,根據公告中交代的事情原委大概是:上市公司在2015年9月份的一次內部審計中發現一筆9.8億的理財業務款項被收入到應收賬款中,通過該筆異常款項順藤摸瓜,摸出了個“內鬼”財務總監,隨即公司便向公安報了案,對“內鬼”進行逮捕。
同時查封資金流入公司的名下資產,并聘請獨立法政專家展開調查,而由于挪用公款案,公司2015年的年報不得不延遲刊發,股票也再次進入停牌。在這兩則公告的陳述中,東岳集團儼然是一副“我也才知道,我也很絕望好嗎”的態度。
一方面或許是因為案件的復雜程度,并且牽涉到公司高管,整個調查過程進展緩慢。另一方面,由于在停牌期間更換過核數師,也延緩了公司業績刊發的進度,導致這一停牌就是一年的時間。 之后公司陸續刊登了2015年至今所欠下的三份年報,這才有了今天暴漲的這一幕。
東岳集團現在可以買嗎?
那么接下來就是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了,開盤就高開75%的東岳完全沒法下手啊,究竟對這家出過問題的公司該如何看待呢?
智通財經認為不妨從正反兩面進行綜合分析:
首先來看看正面因素,對于東岳集團來說,最為正面的就是扭虧為盈的業績,根據公司最新刊登的業績報告來看,2016年收入79.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3.3%。同時毛利率大幅提高,由2015年的16.62%提高至20.59%。并且以5.88億凈利潤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而東岳集團所從事的幾個主要業務為制冷劑、高分子材料、有機硅等化工材料,就近期市場上制冷劑的價格來看,只能用四個字形容“炙手可熱”,下圖是四中制冷劑近兩年以來的價格,可以看到從2016年末起,制冷劑價格就開始不斷攀升,較前幾年相比已經有大幅上漲。

從下游的需求來看,今年一季度白電銷售還在走強,東岳集團的主要客戶都是國內外的一些知名廠商如海爾、格力、美的、三菱等,一季度的銷售數據都非常不錯。而夏季往往又是空調這類家電的銷售旺季,這都將支撐東岳接下來的業績。
那么負面因素是什么呢?
自然還是跟之前的那起幺蛾子有關,東岳集團2016年的的業績報告中,其核數師開元信德依舊對公司2015年的貸款、應收款項及銀行結余出具保留意見。

因此按照正常的情況下,應對公司的估值有個折價,另外從投資者的角度去思考,能夠在公司眾多高管的眼皮子底下將近10億的巨款挪走,對公司管理層的管理能力也會有所質疑,這都將成為抑制東岳集團股價的因素。因此對東岳集團的估值理應給個折價。
結語
若不發生黑天鵝事件,東岳集團以制冷劑龍頭的身份在制冷機價格大漲的情況下估值理應高于行業10倍市盈率的估值,智通財經認為一般能給到12-13倍,而目前公司的市盈率水平為8.7倍,也就是說比正常情況下的東岳有約30%的折價,這30%的折價就是市場對此次黑天鵝事件和管理層信心的折價。
在港股市場這樣一片頗為理性的市場中,你犯過一次錯會被市場記很久,做過一次假會被市場記一輩子,東岳集團想重新回歸到正常的估值,恐怕還需要時間這個催化劑,待市場慢慢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