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虎都(02399)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斥資3.4億港元,收購Chameleon Ventures Limited (賣方) 100%股本。賣方主要通過經營實體浩垠在北京運營著40家男裝零售店鋪。
對比虎都28億的市值體量,3.4億不是一筆小數目?;⒍嫉馁~上現金約為8.4億人民幣(如無注明,單位下同),此次收購就花掉了現金余額的逾四成,這筆買賣究竟劃不劃算?
智通財經了解到,2015-2016年,浩垠的稅后溢利分別為1634.4萬及1858.8萬。根據收購協議,賣方承諾,浩垠2017年的稅后溢利將不低于2600萬。
以此計算,此次收購事項中,浩垠的市盈率約為11.4倍,低于虎都本身的19.3倍的PE估值。也就是說,通過收購浩垠,虎都能夠增厚利潤,拉低估值,從這一點來看,無疑是做了一筆好買賣。
曾一年關閉207家店
在此次收購之前的2016年,虎都在一年之內關閉了205家分銷店及2家自營店。大規模關店之后,又進行大舉并購,虎都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智通財經發現,虎都看似讓人心生疑惑的動作,其實并不矛盾。這些被關閉的店面主要是那些還款記錄不佳的分銷商的旗下店面,關店是為了甩掉包袱,并購是為了增厚利潤,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拯救虎都大幅下滑的業績。
在2016年以前,虎都的業績連續四年實現增長,營收由2011年的8.2億增長到2015年的18.7億,4年間增長了10.5億。期間,其凈利潤由1.1億增長到2.9億,4年間增長1.6倍。零售網絡方面,其零售店鋪由2013年底的1298家店鋪增長到2015年底的1533家。

不過,到2016年,神轉折來了,虎都的業績出現斷崖式下滑,期間其營收為11.9億,同比下滑36.7%,凈利潤為1.3億,同比下滑54.4%。
大面積關閉店面是虎都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公司于2016年凈關閉的店面占比達到13.5%,難免對其營收造成沖擊。
但另一方面,大規模關店也是業績增長不力的結果。2015年,受經濟增長放緩及零售行業衰退等影響,虎都的營收及凈利潤增速開始放緩。
虎都主要采取先鋪貨后回款的銷售模式,由于生意沒以前那么好做了,虎都旗下的部分分銷商銷售下滑,開始出現財政困難,公司回款自然也大打折扣。這一年,公司計提了5450萬的應收款項減值撥備,連續數年的零減值撥備記錄就此“作古”。
盡管如此,虎都仍在這一年凈增加了81家零售店鋪,為2016年的業績下滑埋下了禍根。2016年,在營收下降的情況下,其凈增加的呆壞賬撥備反而達到6480萬,較上年增長近20%,由此看來,虎都關閉表現不佳的店面,算是斷臂求生之舉。
2016年,受壞賬撥備增加的影響,虎都的費用率大幅增長,行政費用、銷售費用及財務費用之和占收益的比例由2015年的15.1%增加到19.7%。正因為如此,在毛利率基本維持穩定的情況下,虎都的純利率由15.45%下滑到11.1%。

股價與業績背道而馳
在香港市場,價值投資理念盛行,股價也多跟隨業績走。令人稱奇的是,虎都似乎是一個特例,其近兩年的股價幾乎與業績背道而馳。
虎都自2014年7月登陸港股,上市價為3.9港元(前復權價為3.3港元),到2015年4月,其股價達到4.4港元的高點,此后便一路下滑,到2016年5月,其股價觸及2.15港元,自高位腰斬,彼時的靜態市盈率僅約為5倍左右。

在2015財年業績出現增長的情況下,虎都的股價反而掉頭向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股災的波及,另一方面,或許是由于其2015業績增速放緩,市場對其未來業績轉向悲觀。
2016年6月底,虎都發布中報,凈利潤同比大降55%,并宣布關閉了118家店鋪,其股價卻并未出現深跌走勢。同年8月底,在沒有任何利好的情況下,虎都的股價由2.15港元附近啟動,到12月底,其股價來到8.7元,4個月暴漲近3倍,完全與業績背道而馳!
當然,中間有一個小插曲,由于股價異動,2016年12月,港證監就虎都的股權分布進行查訊,結果顯示其約91.1%的股份集中在23名股東手中,包括三名主要股東的71%的持股。

港證監提醒,鑒于股權高度集中于數目不多的股東,即使少量股份成交,公司股份價格也可能出現大幅波動。事實上也如此,在大幅拉升的4個月期間,虎都的股票總換手率僅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