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港口企業聯合暴漲,今日的絕對主角!2017年6月14日一開盤,大連港(02880)巨量跳空高開近13%,隨后立即沖漲至20%,這樣刺激的畫面絕不僅僅是大連港獨有的。營口港(600317)和錦州港(600190)作為同屬于環渤海區域的港口企業,在A股板塊上市。6月14日一開盤,巨量資金就已將公司股價早早的封死在了漲停板上。
這并非是巧合,這三家港口企業在6月13日同時臨時停牌一天,于晚間發布了同一公告:遼寧省政府已經與招商局集團簽署了《港口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合作建立遼寧港口統一平臺。而合作的基礎就是大連港集團和營口港集團,錦州港作為大連港集團旗下港口,同樣是此次合并的對象。
涌入港口企業的資金在今天著實瘋狂了一把,但是仔細想想,以省為單位打造的港口一體化經營,到底能給港口帶來多少本質的變化,瘋狂的度應該把握在什么位置上呢?
相似的股價走勢,暴露行業的通病
相信大家同樣注意到,在6月14日暴漲之前,三家公司的股價走勢如出一轍,都是在2017年2月份左右,股價開始往上走,然后在4月初的時候統一掉頭往下走。
2月份的上漲,是因為那時的航運業回暖跡象十分明顯,各大航運價格指數的飆升,而與航運息息相關的港口吞吐量數據,也十分配合的增長,營造出了港口企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氣氛。
但是港口企業4月份出來的一季度運營數據卻讓人大失所望,智通財經在此前一篇名為《“老鄉快跑!港口沒想象中那么好”——港口企業一季度數據剖析》解析過,無非是港口企業的吞吐量數據和營收規模雖然增長得很好看,但是對應的經營凈利潤卻下滑得十分明顯,行業整體的毛利率在下滑,成本在狂增。
當市場看清楚了港口增長的吞吐量,并不能如預期一樣轉化為公司利潤的增長時,就出現了資金持續逃離板塊的狀況。
那整合后的一體化經營,是否能改變行業這樣的現狀呢?



整合或能改善經營,但程度依然有限
根據公布的《港口合作框架協議》可知,遼寧港口集團是以大連港集團、營口港集團為基礎,建立的省級港口統一經營平臺,其設立與混改將在2017年底完成,2018年底前完成省內其他港口的整合,其主導權歸屬于招商局。
港口行業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一、需求端方面,需求增速在下降;二、供給端方面,產能嚴重過剩的同時,新增產能還處于高位;三、同一區域港口業務同質化,導致的惡性競爭。
港口的整合在需求端問題上并不能改變什么,也難以改變產能嚴重過剩的現實,在新增產能的方面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最主要的還是在于統一調度資源,改變惡性競爭的現狀,從而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經營效率。

其實此前早有許多港口整合先例,但是經營改善程度都不太盡如人意。從2007年起,陸續就有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河北港口集團、浙江港口集團,以及廈門港務整合等多起港口整合案例了。
其中最搶眼的當屬河北港口集團中的秦港股份了,但是它的股價飆漲,主因還是禁汽運煤、煤炭價格回暖等因素導致的基本面改變。
其他的整合中,如江蘇集團的連云港(601008)、浙江集團的寧波港(601018),還有三年整合四大碼頭的廈門港務(03378),它們的經營業績其實并沒有得到太大的改善,這樣看來,港口的整合對于港口企業的經營改善力度還是有限的。


長線介入空間有限,熱點追蹤仍有標的
讓我們看回遼寧港口的整合企業,截至2017年6月14日收盤,大連港H股價格為1.57港元/股,對應的市盈率已經高達32倍,1倍的市凈率也算不上低,A股的營口港和錦州港的PE值,分別是44倍和111倍,怎么看都和便宜搭不上邊。
綜合此前港口整合對公司盈利改善的數據來看,此次的遼寧港口整合的長線介入空間并沒有太多,雖然有巨量資金在支撐,短期內能瘋狂到何種程度,是很難預測的,但是仍不建議風格穩健的投資者參與其中。
如果仍想埋伏港口整合的主題熱點,青島港(06198)和日照港(600017)作為環渤海地區的山東港口企業,整合的概率相對較高,還有就是珠三角區域的港口整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