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財經06月08日訊,中國太平可以說是兩市最低估的大型以壽險為主業的公司,以16年底的內含價值為參考,以5月31日收盤價計算,市含率72%,17年底預計61%的市含率,可以說是低殘股的價格,但以壽險而言,中國太平可是名副其實的高速增長股,當然壽險以外的業務,完全是雞肋了。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太平歸屬公司股東的總內含價值為1024億港幣,其中壽險歸屬公司股東的內含價值為691億港幣,非壽險(產險/再保險/健康險/還有一大坨公司)歸屬公司股東的內含價值(凈資產)333億港幣。
我們先看看這2部分2016年貢獻的內含價值貢獻。
壽險部分
內含價值增持7.8%左右,看起來很低了,這也是這家伙估值這么低的原因之一。但是這里有很多一次性的影響,比如匯率損失35億港幣(按人民幣計價就不會有這個損失),假設調整42億港幣,這樣就是增長16.6%,注意,這是在16年股市權益資產虧損嚴重的情況下取得的。后面我提到,今年的壽險部分內含價值增長可能會超過25%
非壽險部分,333億港幣的凈資產,總共創造了十幾億的利潤,5%的ROE,拉低了整體內含價值ROE,真是醉了,而且近幾年都是如此,未來大伙也別太過奢望。值得欣慰的是,壽險部分的內含價值ROE不斷的告訴增長,非壽險的影響會越來越小。整體ROE會越來越靠近壽險的ROE。
看到這里,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中國太平當前的市值是750港幣,而壽險部分的內含價值為691港幣,差不多就是給中國太平壽險一倍的市含率,外送其它業務的凈資產。
持續高速增長的壽險業務
2016年,中國太平新業務價值剔除匯率和假設調整影響,增速為60%,中國平安在剔除影響后,增速為49%。
截至2017.4月,個人期交保費377億港幣,比去年同期220億增長了71.3%,而中國平安這個數字是55% 當前個人期交保費中決定新業務價值的是個人期交首先保費,這數字太平沒有公布,但是從年報中的數據可以推算,這377億港幣,保守估計有155億是期交首年保費,去年同期推算是74億,增長109%,中國平安是77%
如果維持這個增速,年底新業務價值將達到176億港幣(歸屬公司股東132億港幣),內含價值預期增長52億(歸屬公司股東39億),假設匯兌沒有損失(大概率事件,也許還有賺),投資收益能夠達到假設,內含價值ROE增速為26.6%,算上壽險以外的業務,整體內含價值ROE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