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財經05月19日訊,在宣布私有化計劃8個月后,5月17日,這家老鋁企發公告稱,由于在法院會議上公司的私有化計劃未能獲批準,因此公司私有化將不會進行,將繼續維持上市地位。這一消息或讓興發鋁業的部分小股東振奮。因為就在不久前,有股東在雪球上發文稱,此次私有化出價太低,呼吁公眾股東在股東特別大會和法院會議上投反對票,挽留興發鋁業。

然而,戲劇性的是,私有化計劃宣布告吹后的第一個交易日,投資人卻用腳投票。5月18日,興發鋁業急跌,截至收盤,該股報收于3.04港元,跌10.59%,成交額3900.5萬港元。
上市8年股價低迷
成立于1984年的興發鋁業原先是廣東省佛山市南莊鎮投資成立的鋁型材廠,后因集體企業改制而成為民營企業,2008年登陸港交所上市。
在該公司上市這9年時間里,股價并未發生很大的變化。其2008年上市時的發行價為2.28港元,上市首日即跌破發行價,收報2.11港元跌7.46%。截至2016年9月23日,興發鋁業發布私有化計劃的當日收盤,該股股價為3.49港元,相比發行價升幅僅為53%。
上市至今,興發鋁業的最高股價只有3.67港元,并且還是在該公司提出私有化計劃之后。此前其股價基本在1港元-3港元之間波動,成交量也一直處于低迷狀態。
難道興發鋁業的股價低迷是因業績表現不佳?
事實并非如此,智通財經獲得的資料顯示,該公司近幾年的業績表現還算穩步增長。2013年至2016年,興發鋁業的營業額從39.07億元人民幣(如無標明,單位下同)上升至55.77億元,復合增長率約為12.6%;凈利潤從1.31億上升至2.98億,復合增長率約為31.5%。截至5月18日收盤,興發鋁業的市值只有12.71億港元,靜態市盈率僅為3.8倍。
共和國最老廠長欲帶興發回A?
或因股價長期低迷,2016年9月,興發鋁業宣布了私有化計劃。據該公司公告,包括廣新鋁業、羅蘇、羅日明、廖玉慶、羅用冠及林玉英在內的聯合要約人建議通過協議安排將公司私有化,每股注銷價為3.70港元,將不會上調,較公司停牌前的股價2.97港元溢價24.58%。
這一紙公告也讓一位老人重新走到臺前——興發鋁業創始人羅蘇。
出生于1941年的羅蘇,是中國鋁型材行業的扛鼎人物。他于22歲第一次當廠長,從酒廠開始起步,及后轉戰醬油廠、農具廠、風扇廠和家具廠等7家工廠。1984年,羅蘇進入鋁型材行業,成為興發的首任廠長。49年的廠長經歷,也讓他被外界稱為“共和國歷史上任期最長的老廠長”。
在集體企業改制時,羅蘇頂著巨額負債的壓力,以4.2億人民幣(如無標注,單位下同)一手拿下鎮辦集團企業興發鋁業,并將公司帶到“中國鋁型材10強”的位置。2008年,羅蘇將興發鋁業帶到與深圳一河之隔的資本市場——香港上市。
上市之初,羅蘇坦言,“依靠企業自身滾動發展,企業搞不大,最多再增加產值5個億;如果是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可以收購很多鋁型材廠,可以發展到三五十億的規模。”
可惜,港股市場并沒有發揮羅蘇最初預想的功能。此前外界一度猜測,隨著國內企業上市進程的加快,不排除興發鋁業想回A股上市的可能。
小股東反對私有化
然而,私有化計劃中給出的注銷價3.7港元對應興發鋁業2016年業績的市盈率僅有5.21倍市盈率,遠低于行業水平。
據小編了解,公告發出后,不少股東在雪球上表示反對,反對的理由大都是“私有化價格過低”。
名為“何純在南國”的股友留言稱,一直持有興發鋁業快2年時間,本以為這么低的市盈率,未來收益率會非常可觀,房地產市場這么熱,它僅僅在佛山的那塊土地開發出來就非常值錢。“這么低的價格就像私有化?有些郁悶”,何純在南國說到。
股友“天龍百部”亦表示,香港平均私有化溢價33%,興發鋁業的注銷價太低,投反對票,要求重新報價。
就在私有化計劃泡湯的幾天前,一位名為“Kingyu2017”的股友發表了一篇千字長文,從業績、資產、行業前景等方面分析興發鋁業的價值,呼吁反對私有化。(原文鏈接《興發鋁業(00098)小股東呼吁反對私有化:不舍得你離開》)
“Kingyu2017”在文中提到,對公眾股東而言,這是一個不公平的私有化方案。根據公告,私有化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贊成的股數超過出席投票股數的75%,二是反對的股數低于全體獨立股東持有股份的10%,即1146.98萬股。1147萬股投反對票,即可否決私有化。
數日后,在法院會議上,反對興發鋁業私有化計劃的股數確實超過了全體獨立股東所持股份超過的10%。
如今興發鋁業的私有化計劃告終,小股東如愿以償,但今日該公司的股價表現恐怕也是要讓不少人扎心。這家老鋁企留在港股市場的明天會怎樣,仍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