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開滿各大商場的Esprit可謂引領著一群70和80后的歐美新潮流,Esprit當年在他們心中應該就像現在ZARA在我們心中一樣的感覺,時尚,歐美,潮流的尖端。

Esprit是1964年在美國舊金山由Susie Russell及她的丈夫(Douglas Tompkin,North Face的創始人)一起創辦的服飾品牌,深受美國小年輕的喜愛。1972年,林青霞老公邢李原成為Esprit的亞洲代理商,成立思捷遠東有限公司,主要負責Esprit在亞洲地區的一個銷售和批發。1993年,邢李原將Esprit亞洲這部分業務和資產在港交所上市,4年后收購Esprit歐洲業務,并更名為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
1997年,思捷環球與華潤集團合資組建華潤思捷,在中國大陸開展Esprit品牌服裝的零售業務,第一年便取得58%的業績增長,巔峰時期一度在全國近百個城市擁有數百家直營店和加盟店。在中國大陸,Esprit曾是中產階層西式審美品位的最初啟蒙者。當時Esprit號召力之大,各大商場為了吸引它入駐,紛紛給出了各種優惠政策。在Esprit的巔峰時期,各大門店的客人絡繹不絕,甚至任賢齊、范冰冰等明星都被看到在Esprit購物。
Esprit曾是國內中產階層消費者對歐美時尚的啟蒙者,在進入中國的前十年里,Esprit因為缺乏競爭者在中國服裝市場上賺得盤滿缽滿。但是花無百日紅,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薄情的資本市場上,完全不用三十年,只需要十年,十個月,甚至十天,就是另一個光景了。
一、曾經的百倍股和無休止的跌跌不休
看一下思捷環球近20年來的股價走勢,從1997年至2007年的這十年間,算上分紅,股價最低約為0.9元,而2007年公司股價最高去到了94元,算下也是個百倍股啊。但是從2008年開始,思捷環球一方面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另一方面該公司的經營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導致股價一路下跌,直至今天,股價在個位數徘徊,下跌了95%左右。
如果稍微修改下,也正是印證了那句老話: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因為前后十年的巨大反差,讓我對這個股票留了個心眼,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情況,讓Esprit這個服裝品牌能上演一出這樣驚天大反轉的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