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凌晨,MSCI網站公布年度市場分類審議結果顯示,A股第四次“闖關”MSCI獲得成功。
明晟MSCI公布2017年度市場分類評審結果:中國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明晟MSCI稱,將加入222只中國A股的大盤股;基于5%的納入因子,這些A股約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0.73%的權重;將咨詢潛在納入沙特到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事宜,推遲決定將阿根廷和尼日利亞重新歸類到MSCI。
MSCI表示,計劃分兩步實施這個初始納入計劃,以緩沖滬股通和深股通當前尚存的每日額度限制;第一步預定在2018年5月半年度指數評審時實施;第二步在2018年8月季度指數評審時實施;倘若在此預定的納入日期之前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額度被取消或者大幅度提高,MSCI不排除將此納入計劃修改為一次性實施的方案。
機頭觀點:
招行:A股、港股對相互市場投資的廣度和深度也將加大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楊德行表示,隨著“明晟納A”以及滬股通和深港通的進一步推進,內地和香港兩地資金交流將更加頻繁,投資者對兩地股市必將有更深入了解,屆時對相互市場投資的廣度和深度也將加大。
經濟通羅國森:26000點應該可以很快失而復得
香港經濟通資深分析員羅國森表示:“此次A股加入MSCI的機會應該超過七成。如果成功,26000點應該可以很快失而復得。但萬一加入MSCI不成,港股可能需要較長時間調整,但25000點大關應該有很強大的支持!”
海通荀玉根:MSCI入不入影響不大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師荀玉根認為MSCI入不入影響不大。他在近期研報中指出,目前跟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全球指數的資產規模為1.7萬億、2.8萬億美元,如果全額納入A股,A股的權重分別為8.7%、1.1%,則新增資金為1787億美元。按照期初5%的比例折算,總規模為90億美元,即約有607億人民幣初始金額流入A股市場,占目前A股總市值比重0.13%。
中金公司:短期對市場正面影響有限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認為,考慮到修改納入規則后,納入標的的數量大幅縮小(約169支),初始納入比例不高(約5%),相應的資金影響也不大(估算資金流入規模在99億美元左右),而且相應股票年初以來已經積累一定漲幅,短期對市場的正面影響有限。但從長期來看,這將是A股邁向國際化的重要一步,長期海外投資者對A股參與度會進一步提升,也將倒逼A股在機制和制度上逐漸走向完善。未來A股納入比例將視中國整體資本市場開放的程度以及A股投資限制的降低而進一步提高。
國泰君安:提升短期風險偏好
國泰君安認為,由于很多大的指數基金都盯著MSCI指數來配置,如果A股納入MSCI指數,可給A股帶來80-100億美元左右的增量資金。這部分增量資金不能為整體市場帶來估值提升,但能帶來結構性投資機會。作為影響市場趨勢的非核心因素,中長期看,MSCI沖關成功與否都不能改變A股非牛非熊的震蕩格局,但短期看,沖關成功可提升短期風險偏好,利好市場情緒修復。
大摩:短期影響指數有限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MSCI納入A股短期對指數影響有限,因將A股的5%部分納入后,僅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比重0.73%。但長遠而言,A股入摩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而言是個里程碑,有助與國際市場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