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數據,在名稱中含有“滬港深”的可比的82只基金中,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為6.87%,其中73只產品今年以來回報為正。這份名單中,今年以來收益超過10%的有27只,占總數比近三分之一。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收益排名前四的滬港深基金收益均超過20%,其中東方紅睿華滬港深以24.7%的收益位列榜首,其余3只產品分別為東方紅滬港深、東方紅睿軒滬港深、嘉實滬港深。
分析人士稱,互聯互通機制逐漸推進后,A股與港股市場格局悄然發生變化,近日出臺的《通過港股通機制參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冊審核指引》也被機構分析為利好港股市場。而在港股市場中,部分基金表示看好科技板塊。
市場格局漸變
長江證券指出,深港通的開通進一步加深了兩地市場的溝通,其影響是深遠的。但是從短期來看,由于香港市場交易容量偏小,南下資金對港股市場的影響更為明顯。從資金交易額占比來看,北上資金占比穩定在2%左右,而南下資金占比則不斷提升,近期上行至約10%。而且深港通新增恒生小型股標的,小盤股的日度換手率從開通初期的0.18%提升至近期的0.27%,流動性大幅提高。此外,深港通開通后對恒生AH溢價指數也有顯著影響。目前深市AH溢價已經和滬市AH溢價水平相當,且變化基本一致。
南方基金數量化投資部總監助理雷俊表示,A股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隨著深港通、滬港通等互聯互通機制的逐漸打通,進一步為外資進入內地市場提供了便利。而外資的進入,也開始逐漸影響到A股市場的定價體系,這種影響可能會是一種漸進式的相互融合,外資在定價上的影響力將逐漸顯現。
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楊平表示,隨著兩地市場不斷融合,投資者結構不斷均衡,最終的趨勢是價值投資理念影響兩地。與此同時,這種融合會使中國企業在海外的估值得到提升,市場本身也會更加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