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無論是長期關注港股的市場分析人士還是參與其中買賣的投資者,仍從中嗅出一絲不同以往的氣息。
首當其沖便是此次獵物的選擇。敏華控股以知名度計并不響亮,不少人甚至只是在去年11月15日樂視控股的公告中才得悉其名號。是時,敏華與海瀾集團、魚躍集團等六家公司共同向賈躍亭治下樂視汽車聯(lián)合投資6億美元。知情人士之后透露,上述企業(yè)實際控制人與賈氏均為長江商學院EMBA班同學,一時有關“中國好同學”的戲稱漫布于評論空間。而之于敏華集團大股東黃敏利,港埠百姓除了留意到其19.5億美元位居香港福布斯富豪榜第33位的身家,更津津樂道的反而是他去年2月于灣仔會展大會堂筵開205席嫁女的花邊,從特首梁振英到一干城中股評聞人都赴現場致賀。
當然,在投資人眼中,敏華控股則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樣。作為中國功能沙發(fā)大王,其出品的芝華仕沙發(fā)的知名度遠遠超越公司自身名字,中國本土37.9%市占份額乃業(yè)內第二至第五位總計的兩倍。即便在全球最大單一沙發(fā)市場的美國,敏華亦位列三甲行列。
更重要的是,從2010年赴港上市至今,該公司財報表現一直堅挺。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16至2017財年,其營業(yè)收入升6.2%至77.79億港元,凈利潤則大升32%至17.52億港元,41.9%的毛利率和22.5%的凈利率表現相當奪目。而在過去五年內,其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2.5%,每股盈利五年復合增長30.3%。令投資者開懷的是,上市七年,敏華控股在分紅派息及回購股份上相當大方,合計回饋普通投資者近50億港元,也是其上市募資額的兩倍。盡管除了大股東黃敏利家族持有近63%股權后只有鼎暉一家機構公司少量持股,但遠不妨礙在普通投資者眼中其靚仔形象—過去12個月內公司股價已大漲50%,而6年內股價更是翻了10倍。
恰是如此一家企業(yè),卻進入了卡森·布洛克的瞄準鏡。但更不思議的是,這位渾水旗手一改昔日大膽語風,只是強調公司估值“不值六元”。至于合理價位應是多少?閉口不言!
怪事接踵而來。在長期關注敏華控股的市場分析人士看來,關于近10億未披露債務,或在澳門地區(qū)財務造假等五項指責,與之前渾水對待沽空企業(yè)調查時的嚴謹作風大相徑庭,更與布洛克長期自詡的“中國通”形象不相匹配。
“大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嫌疑”,一位市場人士稱,“更像是利用沽空輝山乳業(yè)后的震懾力,以及近期港股市場連續(xù)出現沽空后市場的脆弱心態(tài),一次短平快式的揩油之作”。
如果從布洛克5月以來頻頻高調接受媒體采訪,同時在6月之初,包括敏華控股等多只港股沽空賣單急速拉升看,這確實更接近于一次預先通告不求最大回報率的假沽空。尤其與近期在恒大和長城汽車上的沽空與逼空大戰(zhàn)相比,只能視作是轉移視線的側翼行動。
事實也正是如此,6月9日復牌敏華控股開盤一度暴漲26%,而難兄難弟的達利食品亦出現股價反彈。之前兩日,瑞聲科技復盤后更創(chuàng)出近七年來的單日最大漲幅,一舉收復所有失地。
卡森·布洛克真是一個傻瓜?顯然不。但如果他將之前建立的品牌肆意濫用于市場的膝跳反應,當年香櫞沽空恒大最終被香港法院判處5年不許進入的先例就擺在不遠處。
可能預感到市場游戲規(guī)則在港股通后行將發(fā)生改變,也可能預判過于頻密的沽空遲早引來“審美疲勞”,而“中國國情”下有一些公司也非渾水所能招惹,布洛克在敏華控股事件后隨即宣布暫離香港市場,其最新一個目標是美股上的snap公司。看來,這次他已準確摸到美國科技股估值即將大幅下調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