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眾證券董事總經理郭思治表示,今年以來,在內地資金涌入之下,港股走勢強勁,賺錢效應明顯。從數據來看,保險機構4月、5月加大了港股投資,體現了機構對港股后市看好。從整體來看,內地資金投資港股市場仍有很大空間,未來港股繼續創新高的概率很大。
“我們看到,目前的南下資金除了公募基金外,其實內地的私募基金和互惠基金也成為主力之一。”
“北水南下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內地經濟轉型期,資產預期回報下降,和內地的資產泡沫。特別是保險、銀行資金等,之前預期的無風險收益率在7%-8%,如今下降至4%。這類資金必然尋找資金洼地。”中信證券研究部分析師秦培景對南都記者表示。
他表示,“香港作為一個高分紅的市場,主板分紅率達到3.5%。港股的配置價值對于這類資金必然有著重大意義,特別是委外收緊等監管變化下將使得這類資金更加偏好穩健回報。港股配置將是中期過程。”
另一方面,散戶投資者也通過配置滬港深基金,借道投資港股。截至6月5日,僅僅公募基金就已經成立了111只滬港深基金,規模累計834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達到72億。南都記者了解到,這些基金主投H股的比例在上升。基本都配置了港股,此前空轉現象已經逐漸消失。
事實上,公募港股基金集中投資港股,令監管再度出手。《通過港股通機制參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冊審核指引》近期下發,指引對于公募基金通過港股通交易投資港股的比例、基金經理要求以及注冊審核材料等有了更細致的規定。
有今年業績的滬港深基金平均獲得7%左右的收益,表現較好,尤其是業績最好的品種今年以來業績超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