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今年漲幅較大,指數上漲近20%,個別股票甚至翻倍,但是基本面卻沒有同步,部分港股的價格已經不低,甚至出現泡沫的跡象,投資者仍需理性。”周曉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近日,恒生指數盤中突破26000關口,創下近兩年的新高。去年年底,隨著深港通的開通,內地資金參與港股交易的程度越來越深,根據格隆匯統計,港股每日的成交量中有15%~20%的資金來自內地,其中險資成為重要的力量之一。
隨著內水不斷南下“補貨”,機構積極發布唱多港股報告。日前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唱多港股,將恒生指數的基本目標由原來的26000點上調至28000點,而測算結果顯示最樂觀情況下甚至可高看至34000點,理由包括內地經濟增長強勁與全球需求好轉。
不過面對外界的喧囂,香港交易所市場發展科中國客戶關系及市場推廣部高級副總裁周曉殷表示,港股今年漲幅較大,個別股票甚至翻倍,但是基本面卻沒有同步,部分港股的價格已經不低,甚至出現泡沫的跡象,投資者仍需理性。
2017年,香港恒生指數從年初22150.4點發力,連續上揚,截至6月6日指數報收25997.14點,半年來已經上漲了逾18%。“北水”南下成為港股不斷突破新高的一個原因,險資成為這股南下資金中的重要力量。根據港交所公布的數據,5月以來內地保險資金投資港股的資金已經突破20億元。
本月20日,廣州農商行將在港交所上市,該行擬發行15.83億股H股,發售價為每股H股4.99港元至5.27港元,以此計算,該行最多可募資83.42億港元,募資凈額將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保險資金也參與到廣州農商行的IPO中,根據廣州農商行的招股說明書顯示,百年人壽等3家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該行發售的6.51億股H股,占全球發售完成后發售股份的41.14%及已發行股份的6.79%。其中百年人壽認購2.95億股,以此計算,百年人壽本次動用資金在15億港元左右。
無獨有偶, 中國人壽近日披露斥資7.78億港元參與青島港新發H股配售,中國人壽此次入股青島港成本在4.32港元每股,共計認購1.8億股。公告顯示,截至5月11日,中國人壽持有青島港H股占該股上市股份比例為16.38%,占青島港總股本比例為2.98%。在此之前,中國人壽及控股子公司未開展有關青島港的投資業務。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人壽以現金方式進行認購,資金來源于保險責任準備金。
除了在一級市場積極運作之外,險資還在二級市場掃貨,港交所最新資料顯示,中國光大銀行主要股東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于2017年5月22日,場內增持公司好倉1500萬股,耗資5260.5萬港幣,成交均價3.507港幣,最高成交價3.51港幣。變動后持有權益17.9億股,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的26.06%。除了光大銀行之外,中再保集團以及子公司還買入了華電福新能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科技等個股。
5月19日,中再產險與中再資產香港、中再資產簽訂了管理協議,委托管理期限為2017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初始委托資產余額約為港幣11.39億元。
借道基金也是險資參與港股交易的一個渠道,太平洋人壽近日公告稱:5月31日,申購華寶標普香港中小盤指數基金0.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