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據香港經濟日報消息報道,港交所(00388)已就中資科網股回流香港先行探路。港交所早前曾接觸美國上市的知名中概股,冀能吸引他們日后回流香港作第二上市。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早前指,相信香港在言語及法制等方面,均吸引中概股回流。
港交所:不評論是否與個別企業會面
港交所發言人指,他們不時與企業會面及交流,但不評論是否曾與個別企業會面。
據了解,港交所在上月中公布創新板咨詢前,已先行“投石問路”,曾接觸在美上市的中資概念股,了解他們是否有興趣日后在港作第二上市。按照現行規例,為避免 企業出于“監管套戥”的原因,選擇在上市要求較寬松的地區上市后,再回流香港作第二上市。因此,若業務重心在大中華地區的企業,不得在港作第二上市。
然而,現時不少具實力的中資科網企業均已在美國上市,例如阿里、京東、百度及網易等。故此,港交所在創新板咨詢中,建議放寬相關的限制,令中概股能夠回港作第二上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早前亦指,相信香港在言語及法制等方面,均有力吸引中概股回流。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領導合伙人歐振興認為,若日后一旦推出創新板,吸引中概股將有助加快創新板的發展。他指出,在其他交易所已經上市的中概股具有財務往績,其實力亦相對雄厚,加上,第二上市能免卻部分新股上市文件及程序,相信中概股能成為創新板起動時的主力軍。
第二上市需發新股 才具帶動力
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認為,吸引中概股回流作第二上市的想法可行,相信香港可依賴美國的投資者保障監管。至于現時避免“監管套戥”的做法,主要是針對過去一些質素較差的中資公司。
選擇在港作第二上市的中概股,需要在港發行股份集資,才能帶動創新板,“過去香港曾有不少第二上市企業,但沒有集資令交投完全不活躍,好像只是來港‘掛名’。”事實上,日本最大的互聯網金融集團思佰益及巴西鐵礦石生產商淡水河谷過去曾來港作第二上市,但因交投長期疏落而先后退市。(原標題:港媒:港交所游說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