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閱文集團向香港聯交所提交IPO招股書。據外媒報道稱,此次IPO的融資規模可能在6億美元至8億美元之間。
今年年初召開的業績會發布會上,騰訊副總裁劉熾平已經透露閱文分拆上市計劃,稱閱文早年引入不少外國投資者,分拆上市是出于對其特殊情況的考量。
經歷盛大文學多次IPO折戟,國內終于迎來互聯網文學第一股。騰訊文學原CEO吳文輝與盛大的愛恨情仇、閱文旗下的各文學門戶之間的是非曲折,都將暫時劃下句點。
首次盈利
閱文集團前身為騰訊文學,成立于2013年9月。
招股書披露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騰訊通過全資附屬公司間接控制閱文集團65.38%已發行股權。
此前,2014年,騰訊以7.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億)收購盛大文學。騰訊目前以65.38%股權間接控股閱文集團,外電報道,此次IPO的融資規模可能在6億美元至8億美元之間。而騰訊此前公布的拆分公告稱此次計劃發售的閱文股份總額將占閱文經擴大的發行股本總額的15%,分拆完成后,騰訊將間接持有閱文股份不少于50%的股權。
據以上數據粗略計算,按融資中位數7億美元計算,閱文IPO后,騰訊50%的股份市值23億美元,減去當初收購盛大文學的7.3億美元,騰訊收購盛大浮盈約16億美元。但由于目前公告中并無原盛大文學和原騰訊文學比例,因此無法準確推算浮盈數字。
根據易觀2015年的數據,閱文集團成立之初,在市場上就擁有了絕對的優勢,旗下擁有網絡文學作品超過70%的市場份額。
艾媒咨詢CEO張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與中文在線等對手的競爭中,上游標志性IP作品的版權是決勝的關鍵所在。
目前,閱文的主營業務分為在線閱讀、版權運營(包括將來源于其在線社區的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電視、電腦游戲及手游、動漫的版權許可)、紙質圖書業務三大板塊。
營收的增長動力主要來源于在線閱讀收入,閱文集團總營收數據為26億元,其中閱讀板塊占據77.1%。目前在線閱讀收入已經達到20億元,增長幅度達到103.3%。
截至2016年底,閱文平臺產品及合伙分發平臺中的自營渠道的月活躍用戶達到1.75億人,其中包括移動端1.599億以及電腦端的0.15億。平臺產品的月活躍用戶人數達0.856億,包括移動月活用戶0.702億。
其中移動端用戶主要來自于騰訊的接入,借助騰訊手機QQ、QQ瀏覽器、騰訊新聞以及微信讀書中專用直接的分發途徑,拓寬了用戶觸達范圍。
閱文的前世今生
在盛大文學多次沖擊IPO又折戟而返之后,閱文有望成為國內文學第一股。
在盛大文學的落幕到閱文的逐漸壯大背后都繞不開一個關鍵人物——吳文輝。目前,吳文輝是閱文的CEO,通過Grand Profits Worldwide持有閱文3.71%股權。按照前述估值計算,吳文輝的身家將超過10億元人民幣。
吳文輝與文學門戶的故事始于起點,中間穿插了與盛大之間的愛恨情仇。
2004年,盛大文學收購起點中文網,吳文輝在2014年加入騰訊文學,在此前一年,其帶領來自起點中文網的部分管理層集體請辭。
目前閱文所采用的收費閱讀模式最早來源于起點中文網,最后成為國內網絡文學的市場標準運營方式。
命運總是讓人在不期中相遇。2015年初,騰訊文學收購盛大文學。兜兜轉轉,吳文輝還是和盛大、起點再續前緣。
招股書披露稱,2016年,閱文集團向作家共計發放稿酬10億,旗下作者月入10萬人數超過百人。
閱文與騰訊游戲、騰訊動漫、騰訊影業、騰訊電競共同組成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的泛娛樂業務矩陣。將自有受歡迎的文學IP輸出轉化為電影、電視劇、游戲,打通上下游鏈條。
然而,對于普通用戶而言,作為內容平臺的閱文知名度不及QQ閱讀等渠道。“IPO對于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從而吸引更多網文作家起到一定作用。”張毅告訴記者。
今年初,騰訊做出將閱文集團業務分拆的決定,這保持了閱文作為平臺的獨立性,更方便其業務拓展。
“騰訊目前體量非常大,保持獨立發展,第一是方便管理層對業務進行細化管理;其次,從IP的互動來說,文學、游戲分屬不同公司,才能產生最大聯動效應。”張毅說道。
目前作為文學內容提供平臺,閱文采用多種渠道的合作方式,出了自有以及騰訊平臺所提供的渠道之外,閱文與百度、搜狗、京東商城、小米多看和中國移動都建立了內容發布合作伙伴關系,這些分銷渠道補充平臺產品和自營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