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注美股的投資者,會留意到美國主要指數已經不斷創出歷史新高。截至7月19日,漲幅最高的納斯達克指數年內已經上漲17.9%。與美股呈現同樣趨勢性上漲的是香港股市,截至7月19日,恒生指數和恒生國企指數在2017年分別上漲了21.23%和15.6%,且在橫向對比中,恒生指數的漲幅在全球主要綜合指數中遙遙領先。相比之下,上證指數截至7月19日收盤僅僅上漲了4.1%。
然而,我們觀察到AH股溢價指數并未發生明顯變化。根據Wind資訊,恒生AH溢價指數從年初的122.4點,小幅上升至126.8點。這表明在港股股價攀升、估值提高的過程中,A股相關標的估值也在提升,甚至提升幅度更大,但A股投資者并未感覺到市場的趨勢性變化。
由于恒生AH溢價指數是用于度量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市值最大及最活躍的中國內地公司的股價絕對溢價,AH溢價指數成分股共有120家,一半為A股,另一半為H股。由此可見,AH溢價指數主要是用來衡量同時AH上市的大盤股,而A股市場上半年大小盤股表現分化較大。
根據Wind資訊數據計算,截至7月19日收盤,60家H股2017年漲跌幅的中值和均值分別為16.2%和21.9%,而A股相應的漲跌幅中值均值和分別是13.5%和16.6%,可以看出港股的上漲幅度更大,而AH股溢價指數出現上漲,原因在于該指數成分股的比重更偏向于大盤藍籌,而剛好A股大盤藍籌股的漲幅是最大的。
如上文所述,A股在2017年上半年大小盤分化較為明顯,藍籌股的代表指數上證50在2017年已經上漲了16.22%,而小盤股的代表創業板指數下跌了14.13%,而代表市場整體的萬得全A指數,漲幅僅為0.87%,所以投資者會感覺2017年盈利較為困難。
隨著恒生指數和上證50指數的漲幅持續攀升,市場的擔憂也逐漸增加,目前的估值情況是否能夠支撐股價攀升呢?
對比國際主要指數,目前處于絕對估值底部的三個指數分別是俄羅斯RTS指數、恒生指數和上證指數,三者的市盈率分別是7.18倍、12.8倍和16.0倍,因此,從估值的角度看,上證指數和恒生指數的估值安全邊際依然較大。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俄羅斯RTS指數估值相對較低,但考慮到經濟情況,以及市場結構,其投資價值并不及上證綜指和恒生指數。
如果縱向對比估值,目前上證50指數的估值水平略高于2016年年初的水平,同時高于2014年的估值低點。恒生指數的估值水平同樣處于歷史低位,而恒生國企指數的估值水平還要低于恒生指數。
此外,從盈利的角度看,從上市公司的一季度業績以及半年報業績預披露情況可知,以周期行業為主的藍籌股板塊,盈利情況良好,對于估值起到了良好的支撐作用。
因此,目前恒生指數和A股的藍籌股依然較為健康,估值水平安全邊際依然較大。隨著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改變,估值合理、盈利能力較強的藍籌股會受到持續的關注,未來仍有表現空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