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晚,佳兆業公布了其7月份銷售業績,受累整體市場表現,當月佳兆業實現合約銷售額約21.57億元,同比減少25.1%;合約建筑面積約為16.63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3.9%;平均售價約為1.3萬元/平方米,同比減少13%。
而包括萬科、恒大在內的龍頭房企,7月份的銷售業績均出現了放緩的情況。
今年前7個月,佳兆業累計完成合約銷售額為246.16億元,總合約建筑面積為155.57萬平方米,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47.4%、18.3%;平均售價為1.58萬元/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24.7%。
值得注意的是的,當天上午,佳兆業還公告稱,公司將發行總額為2.85億美元的三筆優先票據。
根據公告顯示,佳兆業公布發行額外的三項優先票據,分別為2020年到期5000萬美元優先票據,票息7.25厘,發行價為本金額的100%;一項2022年到期1.2億美元票據,票息8.5厘,發行價為本金額的100%;另一項為2024年到期1.15億美元票據,票息9.375厘,發行價為本金額的101%。
公司表示,“發行票據所得款項凈額將用于再融資現有債務、撥支現有及新物業項目及作一般企業用途,票據將在新交所上市及掛牌”。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近期佳兆業在資本市場動作頻頻,8月4日,佳兆業宣布,公司已完成贖回所有未償還的現有票據,總計約1.98億美元。有關票據包括現有A、B、C、D及E系列票據未償還的本金額2592.2萬美元、3097.2萬美元、3605.2萬美元、3681.6萬美元及6780.5萬美元。佳兆業表示,贖回將不會對其財務狀況造成重大影響。
而在稍早前的6月22日,佳兆業曾公告稱,公司將發行分別于2020年至2024年到期,總計約26.58億美元的一系列新票據,用以交換舊票據。
實際上,自2017年以來,各大房企紛紛進行海外融資,截至7月底,恒大海外債券存量高達113億元美元,中海為55億美元,碧桂園(10.02 -0.79%)為48億美元,萬科為20億美元。同時,有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年內中國內地房企在境外共發行60只債券,發行總額為1964億元人民幣,創下了房地產公司美元債融資規模新紀錄。
根據民生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跨境資本格局的演變更多取決于政策預期。美元發債增多的首要原因,是來自于政策層面的推動,2017年“資本管制+加大吸引外資+鼓勵境內機構海外資本回流”的組合拳祭出,通過簡化海外發債程序,政策層面鼓勵外匯流入。
同時,也有業內專家補充道,從發行趨勢來看,當前美國十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依舊處于2014年以來的低點,對于發債企業來說,當前處于較好的發行窗口期。
此外,考慮到境外發行美元債具有發行條件便利、發行限制較低等優勢,美元債正在逐步成為國內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
而借助中長期的美元債,各大房企不但可以償還當前的短期債務,還可調整債務結構,優化債務期限和借貸成本。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