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證實,本港及中國內地監管機構正討論落實港股實名制的時間表。對于中國證監會將推行港股實名制的消息,港交所發言人8月28日表示,若實名制最終落實推行,只適用滬深港通投資者:“若實名制最終落實推行,將只會適用于參與滬深港通的投資者。有關詳情將適時公布。”
有報道指,中國證監會要求港股必須在明年落實股市實名制,方能進一步展開中港互聯互通。港交所發言人表示,今年6月簽訂的CEPA中提到,內地及香港相關部門,會就互聯互通機制下設立投資者實名制,訂立實施時間表。
港交所又稱,中港監管機構正研究有關事宜,強調港交所作為互聯互通機制主要參與方,一直積極參與相關討論。若實名制最終落實推行,將只會適用于參與滬深港通的投資者。
港交所知悉內地及香港的證監會正研究有關互聯互通機制下,為投資者實名制訂立實施時間表。港交所也充分了解兩地市場運作上的差異,作為互聯互通機制的主要參與方,一直積極參與討論,共同研究如何落實有關機制。
據香港《信報》8月28日報道,繼滬深港通和債券通后,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多次表明希望將來能達成ETF通、新股通及期貨通等機制,而中國證監會已指明,所有互聯互通的大前提是香港必須于2018年落實股市實名制,否則“一切免談”。
香港和內地市場的結構不同,內地股票已實施實名制,中國證監會可追蹤到最終權益所有人,而香港市場除披露大股東外,只披露到代持機構的持股量,在這一情境下,互聯互通或帶來一些洗黑錢和操控股價的行為,實行實名制后,則有利于監管機構加強對資金實際操控人的監管。
此外,實名制的實施或對舉牌機制產生影響,投資者若通過滬深港通在二級市場上收購的股票超過5%,如果沒有實名制的情況下會出現無需舉牌的現象,從而操控股票。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