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圖之后,又一家內地互聯網企業擬赴港上市。近期,中糧我買網(以下簡稱“我買網”)在香港交易所上載了初步招股文件,公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保薦人為招商證券國際及瑞信。
據了解,目前“中糧系”旗下共擁有10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在A股上市,包括中糧地產(000031,股吧)、酒鬼酒、中糧生化(000930,股吧)、中糧糖業;6家在港股上市,包括大悅城地產、中國食品、中國糧油控股、中糧包裝、中糧肉食。如果我買網此次赴港上市成功,“中糧系”上市公司數量將擴展至11家。
三年半虧損超33億元 成本高漲拖累
招股書披露,我買網是內地最大的生鮮電商平臺,產品包括自有品牌及特色產品;向上游經銷商采購的食品、日用百貨以及貿易業務銷售的食物商品。
財報顯示,2017上半年,我買網凈虧損額8.37億元,與去年同期的5.72億元相比虧損金額持續增加。事實上,這并不是我買網業績首次出現虧損,在2014-2016年,公司分別錄得6.31億元、9.78億元和8.87億元的虧損。從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我買網在短短三年半的時間里累計虧損33.35億元。
與虧損額度持續加大不同的是,我買網的銷售金額其實是在不斷上漲的。招股書顯示,我買網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5.81億元,與2016年同期的11.5億元相比增長了37.48%;2014-2016年的收入為10.79億元、14.64億元和23.22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15倍。
至于公司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有投資顧問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可能與其銷售成本的極速增長有關。”招股書顯示,2017上半年我買網銷售成本為14.65億元,同比增長35.39%,2014-2016年的銷售成本為9.99億元、13.71億元和21.69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58.21%。
另外,我買網的毛利率表現也頗為低迷。招股書顯示,2014-2016年,我買網的毛利率分別為7.4%、6.4%和6.6%,2017年上半年為7.3%。
今明兩年仍繼續維持虧損 市場競爭激烈
至于何時才能結束業績虧損局面,我買網在招股書中并沒有明確提到,只是表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進一步擴大從供應商處獲得更優惠的條款、管理我們的產品組合及提供具有更高利潤率的產品”,我買網還提到,預計公司今明兩年仍會繼續維持虧損。
縱觀整個生鮮電商行業,我買網業務面對著激烈的競爭。在此背景下,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也持續為負,且缺口在持續加大。數據顯示,2014-2016年,我買網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6億元、-3.7億元、-5.5億元。
我買網在招股書中提到,公司現有或潛在的競爭對手包括四個,分別是提供多種食品和飲料產品的電子商務公司;實體零售商及主要傳統零售商;專賣食品和飲料的電子商務公司、超市和便利店。據了解,阿里系旗下的喵鮮生、天貓超市,京東旗下的京東超市,以及阿里入股的易果生鮮、京東入股的天天果園和一號店等,都是我買網比較強勁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