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香港股票市場再次迎來“大時代”,11月22日更是創下30199.69點的歷史新高。。截至12月27日,今年恒生指數累計上漲7597點,漲幅逾34%,創2010年以來最高年度漲幅,在全球主要證券市場處于“領跑”位置。
在港股“新大時代”的背景下,加之兩地市場互聯互通,吸引更多“北水南下”,南向日均成交額占主板日均成交額比重由不足1%,增加至逾10%,南下資金每個月都保持凈流入,而且每月流入規模顯著增加。滬深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今年以來滬港通南向資金凈流入達1936.5億元人民幣,深港通南向資金凈流入達1107.46億港元。
今年港股牛市的啟動,最主要是因為基本面的改善。當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加速結構升級,最優秀的一批中國公司將崛起為全球的行業龍頭,盈利開始反轉。其中,以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新經濟公司盈利超預期大漲,股價更是有一倍左右的漲幅,令全球對中國經濟的認知有所改變。
此外今年以來,海外資金持續流入中國市場,鵬華基金的基金經理表示一方面是因為基本面是已經觸底,估值非常具有吸引力,A股和H股也全球最后一個主要估值洼地。之前海外資金投資中國市場需要申請,隨著互聯互通的機制開通,全球資金第一步先配香港的股票和香港公司。
今年港股這輪行情中,資金對“中國核心資產”股票的追捧非常明顯。從傳統的金融板塊,到代表中國新經濟發展趨勢的科技網絡、地產、高端制造板塊,它們都是中國核心資產的代表,代表著中國新經濟的發展大方向。分析人士表示,市場普遍預期代表著“中國核心資產”的行業板塊將依然是2018年港股市場的爆發
今年港股的明星股中,占恒生指數比重達10%的“股王”騰訊控股(0700.HK)大漲超110%,是港股牛市的重要生力軍。11月騰訊市值一度超過4萬億港元,相當于港股總市值的1/10。但目前恒生指數51只藍籌成分股中,有四只漲幅都默默的超過了騰訊。截至12月27日收盤,受益于業績增強及估值修復,吉利汽車今年大漲超250%,為表現最強藍籌。此外碧桂園、舜宇光學科技、中國平安、九龍倉集團均漲逾100%。
內房股投資者今年迎來大豐收,恒生地產建筑指數今年漲超46%。碧桂園漲235%位居藍籌股漲幅第二,非藍籌股的中國恒大、融創中國分別漲430%、404%,均強于碧桂園。
除了內房股,今年以中國平安為首的保險股表現出色。中國平安年漲幅超110%創出歷史新高,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均漲超40%。招商銀行為內銀股漲幅冠軍,今年漲幅達73%。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港股繼續牛市,就要繼續代表中國經濟轉型中的消費升級和科技驅動這兩條主線。過去港股中,工業化和周期性公司占比較高,所以價值有余,成長不足,不過今年開始,出現了不少科技公司有較好的行情。這是因為中國經濟在未來將會開始高質量的增長方式,如果可以把握這些領域的核心資產,港股就能繼續受益于中國經濟的轉型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