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調下嫁騰訊( 0700-HK )旗下閱文集團( 0772-HK )的新麗傳媒,其出品的年度宮廷大劇《如懿傳》8月20日終于在騰訊視頻正式開播,而另一部宮斗劇《延禧攻略》也正在愛奇藝熱播中,市場關注這兩出宮斗劇最后誰稱王。
事實上,《如懿傳》早在2017 年5 月就已殺青,今年8 月20 日才正式開播,和《如懿傳》一樣歷經波折,新麗傳媒5 年內3 次IPO 未果,競爭對手一一借殼上市或直接IPO 進入資本市場,新麗傳媒最后只能在《如懿傳》上映前夕,被閱文收購投入騰訊懷抱。
先不問高達155億元的收購價值不值得,自8月13日閱文公告收購新麗傳媒翌日,閱文股價一開盤就暴跌,截至《如懿傳》開播當天(8月20日),短短5天,股價從港幣 63.1元跌至49.5元,市值發(fā)近港幣 150億元,相當于「跌掉一個新麗傳媒」
今年3月,光線傳媒( 300251-CN )曾將持有新麗傳媒27.6%的股權出售給騰訊。若按當時成交價格計算,新麗傳媒估值約為120億元。僅僅5個月后,閱文集團就將估值提升至155億元,溢價30%。考慮到影視公司難于在A股上市,同時隨著去杠桿進行、并購重組類事件急遽減少,閱文集團能否以更低價拿到新麗傳媒股權,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若以8月13日收購案公布時A股影視公司做橫向比較,新麗傳媒155億元估值已超過絕大多數(shù)上市公司市值,僅排在萬達電影( 002739-CN )(609億元) 、光線傳媒(267億元)、中國電影( 600977-CN )(253億元)、華策影視( 300133-CN )(167億元)及華誼兄弟( 300027-CN )(161億元)之后。曾因投資《戰(zhàn)狼2》、《芳華》、《我不是藥神》等爆紅的北京文化( 000802-CN ),市值僅為新麗傳媒一半。
新麗傳媒于2012 年進入IPO 初審,由于二股東移民將股權轉讓給光線傳媒,2014 年1 月被迫終止;2015 年11 月再度IPO,后于2017 年5 月終止。最近一次公司IPO 是在2017 年6 月,2018 年3 月終止申請。正是在第三次IPO 終止前,光線傳媒將持有的股份轉讓給騰訊,獲利近23 億元退出。
不過,閱文也留了一手,關于此次收購,閱文集團和新麗傳媒設置了業(yè)績對賭條款。新麗傳媒股東承諾,公司在2018 年、2019 年、2020 年的凈利潤將不低于5 億、7 億及9 億元,共計21 億元。若新麗傳媒完成業(yè)績承諾,閱文集團將以50% 現(xiàn)金加50% 新股,分期3 年向新麗傳媒管理層支付對價102.1 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4至2016年新麗傳媒營收分別為人民幣 7.45億元、6.56億元和6.55億元,歸母凈利潤則為人民幣 1.29億元、8657.34萬元和9075.51萬元。同時,新麗傳媒還面臨不小的資金壓力。資料顯示,2015至2017年,新麗傳媒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2.31%、61.13%和70%。
在此背景下,3 年實現(xiàn)21 億元凈利潤,對新麗傳媒來說,難度可想而知。
至于《如懿傳》是否賺大錢?據(jù)新麗傳媒公布的招股書顯示,周迅、霍建華片酬分別為人民幣 5350萬元、5072萬元,雖未達到媒體爆料的「1.5億元」,仍然讓外界感到震驚。
《如懿傳》上映后,閱文集團昨(21)日展開報復性反彈9.09%,在資本市場已著手修正估值后,《如懿傳》能否收復江山,看官們且拭目以待。今(22)日,閱文股價開低走高,截至發(fā)稿,報港幣 54.6元,上漲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