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億目標不變
雖然市場形勢存在一定變化,當代置業此前許下的2020年500億元的規模目標仍然沒有改變。
2019年,當代置業的銷售目標將近400億元。考慮到1242億元的累計貨值,綜合其去化率,實現銷售目標難度不大。
去年,當代置業新增土地項目22個,總代價約86.87億元。2019年,當代置業擬獲取近400億的土地貨值,動用資金為回款額的25%-30%。考慮到其銷售目標,拿地預算應該在100億元左右。
在拿地布局上,張鵬并不贊成簡單以“一二線安全、三四線不安全”來進行劃分。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調控并未松動的情況下,即便開發商布局了優質項目,其開發、審批、銷售速度都會受影響。那么企業需要一些政策限制少,適合當代產品的市場快速去化,也就是“跑現金”的三四線城市。
而這種布局比例接近7:3。據當代置業透露,今年會繼續“5+15+M”的投資布局,即持續深耕5大城市群,積極關注15座強二線城市,并機會性進入符合城市投資標準和城市價值輪動的城市,尤其是全國經濟百強縣城市。
今年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當代置業的代建業務。2019年當代置業自身的項目銷售目標在360億元,代建銷售會在30億元左右。從2017年開始,當代為各地擁有土地,卻沒有品牌和銷售能力的地產商進行代建工作,這項業務增速很快。
當代置業在項目管理加房地產代理服務收入上已經實現了翻番,隨著代建規模提升,2019年這項收入必定會再次提高。代建業務的毛利率較高,當代置業也很重視,有傳是集團副總裁親自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