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買黃金,建議黃金配置不超過15%”
6月20日,鳳凰之夜·中國金融改革夜話暨紀錄片《中國金融四十年》啟動儀式,在上海陸家嘴圓滿舉行。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焦瑾璞在會后就黃金市場、黃金儲備及黃金定價權等多個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去年以來,全球“黑天鵝”事件頻發,英國、美國、韓國紛紛“淪陷”,進入2017年后,地緣政治局勢再度緊張,黃金成了最受熱捧的資產。
焦瑾璞表示,黃金市場交易量、交易頻率在穩步提高,未來一段時間內,金價會趨向于上漲。從“黑天鵝”的角度來看,黃金市場已經形成“倫敦金”、“紐約金”、“上海金”三大市場互聯互通的局面,市場之間的傳輸效率很高,很難出現“黑天鵝”事件,但若是突然出現大范圍的戰爭、災害,就另當別論。
由于身份限制(從業人員),焦瑾璞沒有購買黃金,“我自己用,但我沒有買過?!彼ㄗh廣大投資者配置適當的黃金資產,但配置不宜最高,按照專家的預測,不宜超過資產配制總量的15%。因為這種配置下,收益可能最大而風險較低,可以有效保持增值,以及對抗通脹?!?/p>
2013年,中國爆發了一輪“搶金潮”,中國大媽也因此登上了外媒頭條。焦瑾璞表示,中國大媽對黃金的熱愛是出于使用和美觀,而作為一個黃金從業人員,他一直沒感覺到黃金有什么太好的用處。
“中國黃金戰略儲備3年超美不可能”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中俄兩國在大量收購黃金,擴充黃金儲備,以對抗對美元的依賴?!吧虾=稹钡耐瞥?,也打破了“倫敦金”、“紐約金”全部以美元計價的局面。市場由此猜測美元霸權即將結束。
對此,焦瑾璞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各國央行增持黃金都是正常行為,中國的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例一直非常低,適當增加是理所當然的事。
在中國大量增加黃金儲備的同時,市場上出現了一種聲音,稱“中國黃金儲備可以在3年內趕超美國”,焦瑾璞回應道,這是不可能的。
他給鳳凰財經記者展示了一道算術題:中國的黃金儲備目前只有1828噸,美國有8133.5噸。全球每年的黃金產量大約是4000噸,4000噸里面首飾用金和工業用金就占掉了60%,從這個數量上分析,剩下的即使全部被中國買斷,也趕不上美國。
焦瑾璞還表示,推出“上海金”也不會對美元產生太大的影響,它正確地反應了中國黃金市場的訴求,使全球投資者和交易者更好地把握黃金走勢和價格。
“一帶一路沿線67個國家,都愛黃金”
2015年,焦瑾璞上任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隨后大力推進中國黃金市場的國際化進程,從國際板到“上海金”,中國依靠著最大黃金生產國、進口國和重要消費國的身份,已經成為全球黃金市場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焦瑾璞的開放姿態由來已久,在上任金交所之前,他在中國人民銀行任職,見證了中國金融改革的許多重要階段:
1993年,金融體制改革以及政策性銀行成立;1999年,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東方、信達、華融、長城)相繼成立,剝離了9600萬的不良資產;2002年,四大國有銀行開啟了股份制改革的上市之路。
這一路走來,焦瑾璞作為金融改革的見證者和施行者,對改革開放的好處體之深入、感之深切。他用了一句話來形容:開放這件事,真的應該堅持。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實行,焦瑾璞對中國黃金的未來更加確信了,他在陸家嘴論壇上說:“一帶一路沿線67個國家,都是愛黃金的國家。”而“上海金”作為中國唯一一個以人民幣定價的大宗商品,不僅給中國帶來了定價權,也帶來了更多話語權。
事實上,他一直都在踐行著這一個原則。拿上海黃金交易所來說,2014年,金交所開通了“黃金國際板”,正式走上了國際化進程;去年,金交所推出了“上海金”打破了“倫敦金”、“紐約金”全部以美元計價的局面;今年,上海金在迪拜完成了上市,即將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原標題:黃金交易所理事長:我不買黃金 建議配置不超15%)
免責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